第146章 火没烧掉的故事还在讲

晨雾未散时,小雨的录音笔已经在巷尾的早餐铺传开了。

卖豆浆的张婶用围裙擦了擦手,凑到收音机前。

秦翊走调的哼唱混着电流杂音飘出来,她的手突然抖了,豆浆洒在煤炉上,腾起的白雾里,她望着墙上褪色的老照片——那是她儿子,两年前在南海护渔时牺牲的海军士兵。

起来......张婶抹了把脸,抓起保温桶往巷口跑,给地窖里的小秦送碗热豆浆去!

老排长远望广场方向,龙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

他怀里的秦翊还在发抖,军大衣下的身躯轻得像片纸,可那双手仍攥着半张遗书,指缝里渗出的血珠落在瓦楞上,红得像要烧穿晨雾。

老排长。秦翊的声音比晨风还轻,小雨的本子......

小雨立刻把磨破边角的笔记本捧过来。

本子里夹着她用手语记录的:风要正,绳结三匝,碑要亮。

此刻最后一页新添了几行歪扭的铅笔字——是秦翊在昏睡时,用指甲在她掌心划的摩斯密码译出来的:寻老墙根第三块青石板,取铁盒。

老排长蹲下身,粗糙的指腹抚过那些字迹,突然笑了:当年你爷爷打县城,也是这样,躺在担架上用摩斯密码指挥攻城。他转头对小石头道,去,把巷口补鞋匠的孙子喊来——那小子会爬墙。

小石头刚翻出屋檐,许念慈的车已经停在了巷口。

她摘下红色假发,露出底下利落的短发。

后视镜里映出她苍白的脸,发间那朵C4牡丹不知何时掉了瓣,只剩花茎扎在发间,像根刺。

监控屏里循环播放的画面还在闪:秦翊扑向配电箱的瞬间,火光中他的眼睛亮得惊人,像淬了钢的星。

姑娘,买碗豆浆不?张婶的保温桶递到车窗前,热乎的,加了桂花。

许念慈下意识摇头,却瞥见张婶围裙上别着的徽章——是枚褪色的五角星,和她童年时见过的、被母亲藏在箱底的那枚一模一样。

母亲总说,那是她父亲的,牺牲在边境的雷场。

您......也有亲人当过兵?她鬼使神差开口。

张婶的手顿了顿,掀起围裙角擦眼睛:我儿子......南海的。她突然笑了,从兜里摸出张皱巴巴的照片塞进来,刚才广场上拍的,您瞧瞧,龙旗升起来多精神!

照片里,旗杆下的人群举着手机,最前排的白发老人捧着个相框,照片里的年轻战士穿着八十年代的军装。

许念慈的指尖突然发抖——那相框的纹路,和她母亲箱底那只樟木盒的纹路,一模一样。

姑娘?张婶敲了敲车窗,豆浆要凉了。

许念慈猛地踩下油门。

轮胎碾过满地银杏叶,她摸出怀里的优盘,那里面存着遗忘同盟的所有资料:被销毁的烈士档案、被篡改的历史影像、还有......她母亲的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