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火没烧掉的故事还在讲

母亲在日记里写:小慈周岁了,今天去陵园给孩子他爸烧纸。

管理员说,老秦的墓碑又被人擦过了,碑座下还压着颗弹壳——应该是当年一起打猫耳洞的战友。

吱——刹车声惊飞了枝头的麻雀。

许念慈望着车窗外的老墙根,第三块青石板上有道浅浅的刻痕,像朵未开的花。

补鞋匠的孙子正蹲在那里,用铁丝钩着什么。

铁盒被拽出来时,他拍掉上面的土,露出盒盖上的五角星——和张婶的徽章、母亲日记里的弹壳,都是同样的形状。

姐姐要看吗?男孩举着铁盒跑过来,秦哥哥说这是给讲故事的人

许念慈接过铁盒,指尖触到盒底的凹痕——是摩斯密码刻的。

她颤抖着打开,里面整整齐齐放着一叠泛黄的信:有边境猫耳洞里的家书,有香港回归时小学生的作文,有老兵临终前的录音带......最上面是张照片,七个穿军装的年轻人举着弹壳焊的国旗模型,背面的字刺痛了她的眼:等祖国统一那天,我们的名字,要刻在碑上。

广场上的钟声再次响起。

许念慈望着手机里疯传的视频:被晨风吹开的照片里,七个年轻的笑脸和龙旗重叠在一起;小雨的录音笔里,秦翊走调的哼唱混着老排长的哽咽:听见没?

你战友的名字,刻在碑上了。

她摸出发间的花茎,C4碎片簌簌落在地。

手机突然震动,是遗忘同盟成员的消息:上头说,文化清洗失败,准备撤离。

许念慈删掉消息,打开母亲的日记。

最后一页写着:小慈今天问我,爸爸为什么要当兵。

我告诉她,因为有人要烧我们的故事,总得有人把故事讲下去。

巷口的广播突然响起,是中央台的特别节目:听众朋友们,今天我们收到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记忆礼物——有老兵的勋章,有小学生的画,有边境雷场幸存战士的弹壳......这些故事,我们将永远珍藏。

小雨的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用手语翻译着秦翊的话:火能烧纸,烧不掉风里的字;水能冲碑,冲不掉心里的名。

小主,

故事还在讲,家,就不远了。

许念慈抓起铁盒推开车门。

晨雾散尽,她望着广场方向猎猎作响的龙旗,发间的花茎不知何时被她换成了朵野菊花——是从张婶的豆浆桶边摘的,沾着晨露,黄得明亮。

老排长背着秦翊下屋顶时,小石头正举着手机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