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飞地的微光

牛皮纸袋里的三样东西,像三块投入深潭的试金石,在林晚星心中激荡起层层叠叠的涟漪。那份精神上的共鸣与精准的洞察,太过诱人,也太过危险。她反复查看着那张手绘的示意图,那个被铅笔圈出的、标注为「《深空低语》的栖息地?」的区域,像黑暗中一个充满魔力的坐标,召唤着她近乎枯竭的、渴望被理解的灵魂。

一个小时后,文景会离开。这意味着,如果她不去,这扇可能通往“飞地”的门,或许将永远关闭。

风险与机遇的天平在她心中剧烈摇摆。顾言之冷酷的围剿,江辰沉默却沉重的庇护,以及内心深处那份不甘就此沉寂的、属于艺术家的本能,最终汇聚成一股孤注一掷的勇气。

她走到镜子前,看着里面那个穿着沾满颜料旧工装、眼神却异常清亮的自己。她需要去。不是为了证明什么,而是为了确认——确认在这个被资本和名声扭曲的艺术世界里,是否真的还存在一片纯粹的“飞地”,确认她的《深空低语》,是否真的能找到懂得倾听的耳朵。

她没有换衣服,只是洗了把脸,将头发随意挽起。她拿起那个牛皮纸袋,深吸一口气,走到门禁系统前,解除了反锁。

推开那扇厚重的铁门,冬日下午清冷的空气扑面而来,带着城市特有的、混杂着尘埃与未知的气息。她下意识地紧了紧身上单薄的外套,目光警惕地扫过胡同。空无一人,只有远处模糊的车流声。升级后的安防系统无声地运行着,但她知道,这一步踏出,便是离开了江辰为她构筑的绝对安全区。

她按照文景离开的方向,走向胡同口。对面街角,果然有一家看起来有些年头的独立咖啡馆,木质招牌上的字迹已经斑驳。

推开咖啡馆沉重的木门,铃铛发出清脆的声响。店内光线昏暗,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咖啡豆香和旧书的味道。客人不多,三三两两分散在角落,低声交谈或对着笔记本电脑工作。

林晚星一眼就看到了坐在最里面靠窗位置的文景。他依旧穿着那件深灰色呢子大衣,面前放着一杯几乎没动过的黑咖啡,正低头看着一本厚厚的、封面陌生的艺术理论书籍。听到铃声,他抬起头,推了推眼镜,目光平静地迎向她,没有丝毫意外,仿佛早就笃定她会来。

他起身,为她拉开对面的椅子。“林女士,请坐。”

林晚星在他对面坐下,将牛皮纸袋放在桌上,开门见山:“文先生,我需要更明确的解释。”

文景没有立刻回答,而是招手向服务员为她点了一杯热牛奶。“天气冷,先暖暖身子。”他的举动自然而不逾矩,带着一种学者般的体贴。

待服务员离开,他才重新看向林晚星,目光透过镜片,显得格外专注和坦诚:“林女士,首先,请允许我为我的冒昧登门道歉。‘未名’的存在,注定无法通过常规渠道被广泛认知。我们选择您,是因为在您最近的《深空低语》系列(即使它们尚未公开)中,我们看到了某种超越当下艺术圈浮躁气息的、向本质回归的探索精神。这与‘未名’的创立初衷高度契合。”

他从随身携带的另一个文件夹里,取出几张打印纸,推到林晚星面前。是几份极其简单的、过往“未名”空间内部交流活动的记录,参与者都是用的化名,讨论的主题也极其尖锐和前卫,完全避开市场热点,专注于艺术语言和哲学思辨的底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