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详谈。」
信息发送出去后,林晚星感到一阵轻微的心悸,仿佛亲手推开了一扇未知的门。她将手机放在工作台上,屏幕朝下,像是要隔绝那可能带来的任何干扰,重新将注意力投向画架上那幅进行到一半的《深空低语03》。画面上,一片模拟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微妙灰色调上,悬浮着几个结构精妙的、由算法“奇点”衍生而来的银色几何体,它们彼此之间存在着一种无形的引力互动,构成了一个充满张力的、寂静的视觉场域。
她拿起一支细长的勾线笔,蘸上提前调配好的、带有微弱珠光感的钛白颜料,准备为其中一个几何体的边缘添加一道极其精细的高光,以增强其立体感和非真实的“光晕”效果。笔尖即将触及画布的瞬间,她的手却顿住了。
一种莫名的焦躁感,像细微的电流,窜过她的神经末梢。
那个“未名”空间,W……这一切都透着一股过于巧合和刻意的气息。在顾言之几乎动用所有明暗手段对她进行围剿的当下,一个声称“非商业”、“实验性”的空间主动找上门,这本身就像是在风暴眼中投入一颗看似平静,却可能引爆更大波澜的石子。
她放下笔,走到电脑前,再次点开那个简洁到近乎简陋的网站。她尝试用各种关键词搜索“未名艺术空间”、“W 创始人”,结果寥寥无几,只有几条无关紧要的、位于城市艺术地图边缘的提及,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展览记录或媒体报道。它像一个幽灵,存在于网络的缝隙之中。
过于干净,反而显得可疑。
是顾言之设下的新圈套吗?用一个看似与他对立的姿态,引她出洞,再给予更沉重的打击?还是……真的存在这样一个游离于主流体系之外,愿意在她声名狼藉时伸出橄榄枝的“净土”?
她无法判断。信任的基石在顾言之那里已经彻底崩塌,她对任何接近都充满了本能的戒备。
接下来的两天,林晚星刻意没有再去想“未名”的事情,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深空低语03》的收尾工作中。她需要借由创作本身的确定性,来对抗外界的不确定带来的焦虑。
然而,那个未知的邀约,像背景噪音一样,持续低鸣。
第三天下午,当她终于为最后一个几何体点上那道决定性的高光,后退几步,审视着整体画面,确认它已经达到了自己目前所能做到的极致时,一种混合着完成感的空虚和对外界信息的渴望,悄然浮现。
她走到工作台前,深吸一口气,翻开了手机。
没有来自那个陌生号码的回复。
这反而让她更加不安。对方似乎极有耐心,在她抛出“请详谈”的试探后,便陷入了沉默,将主动权完全交还给她,同时也将那份不确定的重量,沉沉地压在了她的心上。
她点开社交平台小号,浏览着艺术圈的动态。关于她的负面言论似乎确实少了一些,但并非完全消失,只是变得更加隐晦和集中在特定的小圈子里。顾言之的名字依旧频繁出现在各种高端展览和活动的报道中,风光无限,仿佛从未经历过任何“不愉快”。这种正常的、与他地位相符的曝光度,反而更像是一种无声的宣告——看,没有你林晚星,我的世界依旧运转如常,甚至更好。
一种微妙的挫败感和不甘,在她心底滋生。她并不想回到那个被包装、被定义的聚光灯下,但她同样无法忍受自己的艺术生命,就这样在顾言之的阴影下被无声地湮灭。《深空低语》系列是她挣脱束缚后最真诚的探索,它们值得被看到,值得引发讨论,哪怕只是在一个极小众的、真正的同道中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