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灵渊之谋

接下来的两天,工坊内分工明确,效率惊人。

铁中棠这边,黏土竹编炉的样品已经做出五个,正在阴干处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王老汉那边的蜂窝煤坯也烘干完毕。

这天下午,众人齐聚院子进行第一次正式联合试烧。

五个新出炉的黏土竹编炉被点燃,各种比例的蜂窝煤分别放入炉内。

蜂窝煤引燃后,火苗顺着孔洞均匀上窜,

形成稳定旺盛的火力,铁皮烟囱尽责地将废气排出室外。

“成了!真的成了!”年轻学徒忍不住欢呼。

王老汉激动地调整风门,仔细观察火焰:

“好,好啊!这火又稳又旺,还没什么烟尘......”

经过两个时辰持续燃烧对比,结果逐渐明朗。

王老汉指着煤渣汇报:“少爷,

这两成粘土的蜂窝煤比三成的更耐烧,煤渣也更完整。

往后咱们就主要用两成粘土的方子!”

“好!就依王师傅所言!”

陈飞看着稳定燃烧的炉火,心中大石落地,“铁伯,这成本如何?”

铁中棠早已算过账:“少爷,炉子本身除了那点铁件几乎没啥成本。

蜂窝煤更是便宜,石炭粉末加粘土,几乎是废料利用。

就算加上人工,一套炉子带上一冬用的煤,寻常庄户人家也绝对负担得起!”

“太好了!”陈飞脸上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

“铁伯,王师傅,接下来要辛苦你们全力组织人手,尽快量产!

我们先保证安置点的流民能用上,然后......

要让这温暖,传到镇北县的每一个角落!”

第063章 陈家商道

寒风依旧在镇北县上空呼啸,但陈家庄外的流民安置点,却悄然发生着变化。

偌大的库房内,每隔一段距离便安置着一个不起眼的煤炉。

炉膛里,蜂窝煤正稳定地燃烧,橘红色的火光透过炉门缝隙,

在略显昏暗的空间里投下温暖的光晕,驱散了往日刺骨的寒意。

“热水!有热水了!”

一位蜷缩在草席上的老妇人,颤巍巍地接过周福递来的粗陶碗。

滚烫的温度让她冻得麻木的手指渐渐恢复了知觉。

她小口啜饮着,眼角不禁泛起泪花:“这热水…暖心…”

库房内的温度正在悄然回升。

孩子们原本发青的小脸,渐渐红润起来,

开始在大人身边有限的空间里小声嬉戏。

几个年轻妇人自发地围在炉边,一边照看着烧水的瓦罐,一边低声交谈:

“这炉子真好,又暖和,又闻不见呛人的煤烟味。”

“听说是陈家三少爷想出来的法子,真是救了命了…”

在库房一角,铁中棠正带着学徒检查炉具运行情况。

就在这时,陈飞陪着陈云走进了库房。

一股混合着烟火气和生活气息的暖意扑面而来,

与室外刀割般的寒风形成鲜明对比。

“老三,你看到了吗?”陈云难掩激动,压低声音,

“这才几天功夫,大家的精神头看着都不一样了。”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者注意到他们,颤巍巍地站起身,深深作揖:

“陈少爷,陈小姐,老朽代大伙儿,谢谢陈家的活命之恩啊!

往年冬天,我们这些无根浮萍,能活下来一半人就是老天爷开眼。可如今…”

他环视着暖意融融的库房,声音哽咽,“这…这简直是梦里才有的日子…”

陈飞连忙上前扶住老者:“老人家快别这样,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他顺势环顾四周,略微提高声音:

“看到大家能暖和起来,我和家姐也安心不少。

不过,接下来,可能还要麻烦各位出出力…”

库房瞬间安静下来,流民们脸上刚刚浮现的轻松立刻被忐忑取代。

老妇人捧着陶碗的手微微发抖,孩子们被大人紧张地拉回身边。

陈飞将众人的反应尽收眼底,脸上绽开温和的笑容:

“下面,想请各位有手艺的出手艺,有力气的出力气——

会编竹编的,帮着编炉子外箍;

会做泥瓦活的,帮着打炉膛;

什么手艺都不会的,还有制作蜂窝煤的活儿…”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看着众人眼中的茫然,终于抛出了最关键的一句:

“所有这些活计,不是白干!陈家一律按件计价,当天干活,当天结算工钱!”

“工钱?”

“按件计价?现结?”

库房里陷入短暂的寂静,随即低语声、议论声如潮水般涌起。

“陈少爷是说…我们干活,不但管饭,还…还给发工钱?”

一个中年汉子喃喃自语。

“不但给饱饭吃,还发铜钱?”旁边的妇人也睁大了眼睛。

方才那位老者激动得胡须颤抖:“少爷…

您这是要给我们这些苦命人一条实实在在的活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