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世界的冰火两重天,让工坊内的气氛变得微妙而紧绷。支持金额在争议中缓慢而坚定地爬升,如同一株在狂风骤雨中顽强生长的幼苗。那些充满恶意的评论如同毒刺,虽然无法造成实质伤害,却持续消耗着三人的心力。南曦强迫自己不再频繁刷新评论区,王大锤则把怒气发泄在进一步完善安全系统上,将工坊的铁门又加装了一道液压驱动的内嵌钢闩。顾渊则更加沉默,大部分时间都埋首于数据分析和神话模板的优化,仿佛外部喧嚣与他无关。
然而,命运的转折往往发生在最不经意的时刻。
项目上线第四天下午,支持总额艰难地突破了五万美元,刚好是目标的十分之一。就在王大锤一边啃着能量棒一边计算着按照这个速度需要多久才能凑齐款项时,南曦的手机发出了一声特殊的邮件提示音——这是她为“回响计划”项目注册的专用邮箱。
她随手点开,原本有些疲惫的眼神瞬间凝固,身体不由自主地坐直了。
“顾老师,大锤……你们快来看这个。”她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颤抖。
顾渊和王大锤立刻围拢过来。屏幕上显示着一封来自众筹平台官方通道的邮件,标题是:“关于‘回响计划’项目的大额支持意向咨询”。
邮件内容措辞严谨而客气:
“尊敬的‘回响计划’团队:
我们很高兴通知您,一位通过我们平台严格验证的基金会级别支持者,对您的项目产生了浓厚兴趣。该支持者代表‘熵减基金会’(Entropy Reduction Foundation),表示愿意提供一笔远超您项目目标的资助,以支持您的研究进行到更深入的阶段。
‘熵减基金会’专注于资助那些具有前瞻性、突破性,并可能对现有认知范式产生深远影响的科学研究项目。他们欣赏您项目所展现的跨学科视野和探索勇气。
基金会代表希望与您进行一次非公开的线上会谈,进一步了解您的研究思路和具体需求,以确定资助的具体形式和金额。
如果您对此感兴趣,请回复本邮件,我们将协助安排会谈时间。
此致,
众筹平台 重大项目组”
邮件末尾是平台官方的落款和联系方式。
工坊内陷入了短暂的、极度寂静的愕然之中。
“熵……熵减基金会?”王大锤第一个反应过来,结结巴巴地重复着这个名字,“这名字……听起来怎么有点……牛逼又有点瘆人?”
“远超项目目标的资助……”南曦喃喃道,感觉心脏在胸腔里擂鼓。五十万美元对他们来说已是巨款,远超这个数字的资助,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他们可以不用再为最基本的设备和差旅费发愁,可以建造更先进的实验装置,可以前往更多、更遥远的考察地点,甚至可以组建一个更专业的小型团队!
顾渊的眉头却紧紧皱了起来,脸上没有任何喜色,反而布满了前所未有的凝重和警惕。他扶了扶眼镜,目光锐利地重新审视着那封邮件,仿佛要从中抠出每一个隐藏的字符。
“熵减基金会……”他低声咀嚼着这个名字,眼神深邃,“我好像……在哪里听说过这个名字。非常模糊的印象,似乎与一些……同样边缘、同样备受争议,甚至后来莫名消失的研究领域有关。”
他抬起头,看向南曦和王大锤,语气严肃得近乎冰冷:“一笔来历不明、数额巨大,并且主动找上门的资助?在科学史上,这往往不是馅饼,而是包裹着糖衣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