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希望之种与迫近之影

第 16 章 希望之种与迫近之影

“潜龙” 基地的指挥中心,此刻像一头绷紧了发条的钢铁巨兽。墙面的全息投影屏被分割成数十个区块,左侧最大的画面锁定着第七区静室的能量监测数据 —— 暗金色的 “星火” 能量以稳定的正弦曲线跳动,与 “协议” 残留的黑色频谱交织出复杂的双螺旋纹路,像两条在深渊中角力的巨蟒;右侧则循环播放着太阳系边缘的深空扫描图,一片代表 “混合体” 的暗红色模糊光斑正以刺眼的速度向内侧移动,其边缘的能量尾迹如同拖在宇宙中的墨色绸缎,每一次波动都让监测仪发出细碎的 “滴滴” 警报。

空气中弥漫着金属冷却后的微腥气,混杂着应急供氧系统特有的、带着淡淡臭氧味的气流。穿着银灰色精神防护服的技术人员们弓着背,手指在控制台的虚拟按键上翻飞,防护服的透明面罩上凝结着细密的水珠 —— 不是因为闷热,而是因为紧张导致的呼吸急促。一位年轻研究员的指尖微微颤抖,误触了一次能量导流参数的微调键,立刻被身旁的组长按住手腕,组长面罩后的眼神像淬了冰,却没说一句话,只是用拇指指了指屏幕上林守墨的实时影像,那眼神里的意思很明确:不能出错,赌不起。

林守墨就站在指挥中心中央的高台上,暗金色的生物装甲覆盖了他从脖颈到脚踝的大部分躯体,装甲表面的纹路并非静止,而是像融化的黄金般缓慢流动,每一道纹路的转折处都闪烁着针尖大小的幽蓝光点 —— 那是 “协议” 能量被强行驯服后留下的印记。他的左手垂在身侧,指尖偶尔会无意识地划过装甲表面,留下一道转瞬即逝的暗金划痕,又被流动的纹路迅速覆盖;右手则虚握成拳,指节处的装甲贴合着骨骼的弧度,能看到皮下能量脉络跳动的微弱光芒。

他的脸是唯一保留着人类特征的地方,但也变了。肤色比之前更苍白,却泛着一层玉石般的冷光,眉骨处的皮肤下隐约有暗金流光涌动,唯有那双熔金般的瞳孔,还能让人想起曾经那个温和的辅导员 —— 只是此刻瞳孔里没有任何情绪,只有数据流般的冷静,偶尔扫过屏幕时,瞳孔会收缩成竖缝,像鹰隼锁定猎物,瞬间捕捉到最关键的异常数据。

“静室的符文阵列需要用‘龙脉’能量校准三次,每次间隔 47 分钟,误差不能超过 3 秒。” 林守墨的声音没有通过通讯器,而是直接在指挥中心所有人的意识里响起 —— 这是他融合 “协议” 后获得的新能力,能直接将意念转化为可被感知的 “信息波”,却带着一种非人的、没有起伏的机械质感,“能量接口用 B7 型号,它的抗干扰阈值比常规型号高 11.7%,能承受我体内能量的瞬时峰值。”

厉北辰站在他身侧,军绿色的作战服领口系得一丝不苟,唯有鬓角的白发在应急灯下发亮。他没有立刻回应,而是抬手按了按耳边的通讯器,等听到 “第七区静室已按要求改造完毕” 的回复后,才转向林守墨,声音低沉:“所有资源优先向你倾斜,但基地的防御圈不能无人值守。赵启明的小队还在‘摇篮’前线,能调动的机动力量只有三个营,你需要多久?”

林守墨的目光落在太阳系边缘的扫描图上,暗红色光斑的移动轨迹突然出现一次微小的偏移,像是在调整方向。“不确定。” 他的回答很坦诚,指尖的暗金流光闪烁了一下,“‘协议’和‘星火’的融合是动态的,每一次能量循环都会产生新的参数。但我能肯定,混合体抵达前,我必须能做到‘可控释放’—— 至少能在它突破第一道防御圈时,拦它 10 分钟。”

10 分钟,在宇宙尺度的威胁面前,短得像一次呼吸。但厉北辰没有质疑,只是点了点头,转身走向防御指挥台。他的靴底踩在金属地板上,发出清脆的 “笃笃” 声,在寂静的指挥中心里格外清晰,每一步都像是在为这场豪赌下注。

林守墨看着他的背影,熔金瞳孔里闪过一丝极淡的波动 —— 那是属于 “人” 的情绪,却很快被冰冷的理性覆盖。他转身走向第七区,暗金色的装甲在地面投下长长的影子,影子边缘的纹路与地面的能量导流槽产生微弱的共鸣,激起一圈圈淡蓝色的涟漪。

柯伊伯带外侧,“影梭” 号侦察舰像一块被宇宙尘埃包裹的黑曜石,静静地悬浮在时空褶皱的边缘。舰体全长不足百米,外壳覆盖着能吸收 99% 电磁波的暗物质涂层,只有舰桥前方的观测窗透出一点微弱的冷光,像黑暗中睁开的一只眼睛。

罗锋坐在舰长椅上,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白,椅臂上的防滑纹路被他捏出了细微的印痕。他的作战服领口敞开着,露出锁骨处一道狰狞的疤痕 —— 那是三年前对抗 “牧羊人” 先锋时留下的,此刻疤痕周围的皮肤因为紧张而微微泛红。他面前的主屏幕上,数十个微型探测器传回的画面被拼接成一幅混乱的全景图:时空褶皱的核心是一片不断旋转的、色彩失常的 “雾团”,红色与紫色的光线在雾团里扭曲成螺旋状,偶尔有小块的陨石碎片靠近,瞬间被撕成原子级别的尘埃,消散在雾团边缘;而在雾团正中央,那个 “钥匙” 状的造物散发着柔和的白光,白光像一层薄膜,将周围狂暴的时空乱流隔绝在外,造物表面能看到极细的、如同血管般的纹路,纹路里流淌着与林守墨相似的暗金色流光,只是更淡,更纯粹。

小主,

“清洁程序的巡逻周期是 17 分 23 秒,每次经过我们左侧 300 万公里处时,会有 0.8 秒的扫描盲区。” 副官的声音从通讯器里传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探索者’号的求生信标强度又降了 12%,根据衰减模型推算,里面的人最多还能坚持 5 小时。”

罗锋没有说话,只是抬手按了按太阳穴。他能感觉到舰体传来的细微震颤 —— 那是 “清洁程序” 经过时,无形的能量场扫过舰体产生的共振,每一次共振都让舰内的温度下降 0.3 度,控制台的指示灯会闪烁一次,像在提醒他们:死亡就在不远处徘徊。

他转头看向副舰长,一个刚从军校毕业的年轻人,此刻正死死盯着雷达屏幕,嘴唇抿成一条直线。“‘织网’计划的能量参数校准好了吗?” 罗锋的声音沙哑,像是喉咙里卡了沙砾。

“好了!” 年轻人立刻回答,手指在屏幕上点了一下,调出一组复杂的能量曲线,“舰载反应堆能输出的最大‘龙脉共鸣场’强度是理论值的 78%,模拟林顾问的能量特征时,误差控制在 5% 以内,但……”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犹豫,“但启动后,我们的隐蔽性会下降 80%,清洁程序有 91% 的概率在 30 秒内锁定我们。”

罗锋深吸一口气,目光重新落回主屏幕上那道白光。那是希望,也是陷阱。他想起出发前,厉北辰拍着他肩膀说的话:“‘钥匙’不是终点,是起点。但如果连起点都抓不住,人类就没有未来。”

“启动‘织网’。” 罗锋的声音突然变得异常坚定,他按下舰长椅扶手上的红色按钮,“能量输出按最大阈值,模拟信号优先匹配林顾问体内‘星火’的波动频率,无人艇准备就绪,一旦通道打开,立刻冲进去。”

指令下达的瞬间,“影梭” 号两侧的能量发射器缓缓展开。发射器是由某种透明的晶体材质制成,展开时像一对巨大的蝉翼,在宇宙背景下泛着淡紫色的光泽。随着反应堆功率提升,晶体发射器开始发出低沉的嗡鸣,一股混合了大地厚重感与金属冷硬感的能量场以舰体为中心,缓缓扩散开来 —— 能量场不是球形,而是像一张巨大的网,网眼处闪烁着暗金色的光点,每一个光点都对应着一个 “龙脉” 节点的模拟参数。

就在能量场展开到最大范围的刹那,时空褶皱中央的 “钥匙” 造物突然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