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给 “购物广场” 取名时,沈卫东脑子里浮出两个字 ——“东大”。
东方只有一个大国,就是 “华国”,取名 “东大广场”,他要的就是这个寓意。
完整的《东大广场企划书》很快写完了。
又过了两天,终于到了去 “人民入境事务处总部” 领取港岛 “永久性居民身份证” 的日子。
只是沈卫东没料到,他和郝强刚拿到身份证,闪光灯 “咔嚓咔嚓” 地就又响了起来。
他回头一看,摄像机镜头正对准自己,之前在 “土地注册处” 采访过他的那些记者,又出现在了眼前。
“沈先生,恭喜您成为港岛市民,我们都知道您现在一定非常激动,能跟我们说说您此时此刻的心情吗?”
一个戴眼镜的男记者把话筒递到他面前。沈卫东认识他,这人正是在 “土地注册处” 第一个采访自己的记者。
沈卫东没有直接回应这个问题,转而望向对准自己的镜头,笑了笑说道:“心情确实很激动 —— 我之前向人民入境事务处总部递交的正式居留权申请,经总部工作人员严谨审核,今天总算批下来了!如今我也总算成为港岛市民的一份子了。在这里,我想特别感谢人民入境事务处总部的各位工作人员,多谢他们为帮我早日拿到港岛永久性居民身份证,不辞辛劳地赶工审核审批,真的非常感谢!”
在场的工作人员对沈卫东这番感谢的话很满意,纷纷给他鼓起掌来。
记者们的眼睛也瞬间亮了 —— 这正是他们期待的回答。他们都是港英政府指派来的,沈卫东配合采访,就能让他们的采访任务顺利完成。
记者们纷纷把话筒凑得更近,问题像潮水般涌来,可沈卫东仍是答非所问:“既然我成了港岛市民的一份子,就该为港岛的长远繁荣出点力。大家都知道,我手里有份 1898 年港英政府的首批官契,对应的是西环第 147 号地段 —— 就是你们常说的‘大洼地’,这块地现在已经在我名下了。我特意去看过‘大洼地’,真是名不虚传的‘洼地’:下雨天积水能淹到脚面,晴天一踩满脚泥;破旧房子歪歪扭扭挤在一块儿,到处堆着垃圾,连走路都得绕着走。说它‘脏乱差’都不足以形容,我把它比作西环这片区域里滋生出来的‘毒瘤’—— 这么讲不过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