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悪銭の理(Akusen no Kotowari)

亲泰深吸一口气,将早已斟酌好的说辞清晰道出,语气恳切而务实:

“殿下明鉴。外臣此番前来,乃是代表本家,及四国忧心时局之士,向殿下呈情。”他略作停顿,点明核心诉求,“近日濑户内海航道因战事封锁,四国物产难以输出,畿内物资亦难以输入,两地商民俱损。我四国虽僻处海隅,亦知殿下上洛,志在匡扶天下。故而,土佐守欲效微劳,愿从中斡旋,开放四国港町,以平价向殿下输送粮秣、木材、硝石等军需民用之物,以解畿内燃眉之急,亦使四国百姓得一喘息之机。此乃互利之举,亦显本家归附之诚。”

这番话完全从实际利益和大局稳定出发,合情合理,将姿态放得很低。

赖陆静静听着,脸上看不出喜怒。他等亲泰说完,并未立即回应条件,反而将身体微微前倾,目光锐利如刀,问了一个看似无关、却直指核心的问题:

“土佐守盛亲……年少继位,统御四国豪雄,非易事也。” 他的声音平淡,却带着无形的压力,“如今土佐国内,是盛亲一言而决?还是……仍需倚重如亲泰卿这般的‘古老众’共议,方能稳住局面?”

此话诛心!

赖陆根本不屑于去提盛亲心里的龌龊事。他直接质疑的是长宗我部盛亲的统治能力和权威!一个连内部都未必能完全掌控的年轻家督,有什么资格来谈“代表四国”?又有什么信誉来履行如此重大的约定?这既是敲打,也是试探,更是对盛亲个人能力的极度蔑视。潜台词就是:你侄子镇不住场子,我不放心跟他做生意。

小主,

松平秀忠在一旁听得心头一凛。殿下此举,高明至极!既避开了尴尬话题,又将对方逼入了绝境。

香宗我部亲泰闻言,心中巨震,背后瞬间渗出冷汗。他瞬间明白了赖陆的潜台词——殿下对宴会上发生的一切心知肚明,并且将其解读为盛亲“软弱、冲动、不堪大任”的证据!他此刻若回答“盛亲一言九鼎”,便是欺君,且与宴会上盛亲受辱后无力反应的现实矛盾。若回答“需古老众共议”,便是承认家主无能。

电光石火间,亲泰做出了最正确、也最无奈的选择。他伏身更深,语气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沉重与忠诚:

“殿下明察秋毫……盛亲殿下年轻气盛,虽有锐意,然治理一国,尤其是安抚四国诸士,确需我等老臣竭诚辅佐,共议方略。然,”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无比坚定,“但凡涉及与殿下相关之大事,本家上下,必是‘一味同心’! 此番输粮之议,更是古老众共同商定,绝无差池!外臣愿以项上人头担保,约定之事,必不辱命!”

他巧妙地将“家主年轻需辅佐”这个弱点,转化为“但面对殿下时我们团结一致”的忠心,并将“输粮”之事绑定为全族的共同意志,以集体信用来弥补家督个人的信用缺失。

赖陆听完,不置可否,只是手指在扶手上轻轻敲击着。广间内一片寂静,压力巨大。

良久,他才缓缓开口,语气依然平淡,却做出了决断:

“唔……既然有四国‘古老众’共议担保,此事,或可一试。” 他这话,等于完全无视了长宗我部盛亲,而是直接与四国武士团的集体信用对话。

“秀忠。”

“臣在。”松平秀忠立刻应声。

“依亲泰卿所请,拟个章程。注明:四国开放指定港町,按市价七成向我方出售粮秣物资。我方发放特许朱印,并承诺,在其恪守约定期间,森家水军不予拦截。” 这是将贸易权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并暗示森家的行动由他掌控。

“具体细节,你与亲泰卿下去详议。”

“遵命!”

赖陆的目光最后扫过亲泰:“亲泰卿,事关重大,好自为之。退下吧。”

“谢殿下!外臣告退!” 亲泰深深俯首,心中一块巨石落地,却又压上了另一块更沉的石头——赖陆殿下对盛亲的轻视,已是昭然若揭。长宗我部家的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

可这又有什么办法呢?毕竟盛亲公那“吉良旧地重游”之邀已经沦为了笑柄。

原因无他此吉良晴与其父森老爷之土佐吉良乃是八川之战前之吉良,非长宗我部元亲公之弟吉良亲贞公之吉良也。纵是要私相授受,又岂有邀请同游吉良旧地之说?

待香宗我部亲泰退下后,广间内重归寂静。羽柴赖陆的目光缓缓扫过留下的核心幕僚——吕宋助左卫门、伊奈忠次、松平秀忠、结城秀康。方才与四国使者的交锋,如同一段插曲已然翻过,此刻他的注意力已完全回归到最紧迫的内政难题上。

“好了,四国疥癣之疾,暂可不论。”赖陆的声音打破了沉默,清冷而专注,“秀忠,你方才所奏,畿内钱法混乱,恶钱充斥,以致物价腾贵,军资耗损。此事关乎根本,详细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