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开幕前夜

“棱镜”空间像一个被按下快进键的片场,进入了开幕前最后的倒计时。灯光师在调试角度,确保每一束光都能精准地吻合作品的灵魂;布展团队按照严格的动线图,小心翼翼地移动着那些承载着林晚星心血与情感的画作;工人们则在完善最后的细节,从墙面的肌理到导视系统的字体。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混合了紧张、期待和淡淡油漆味的特殊气息。林晚星站在场地中央,看着自己的作品被一件件悬挂、固定,从私密的工作室走向这个即将面对公众的、充满仪式感的空间,心情复杂难言。

顾言之穿梭在人群中,如同一个运筹帷幄的导演,每一个细节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他时而与灯光师低语,时而检查画作悬挂的水平度,时而又接起电话,从容地处理着媒体、赞助商、重要宾客等各方事宜。他的存在,是这一切高效运转的绝对核心。

“感觉怎么样?”他走到林晚星身边,递给她一瓶水,声音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掌控力,“明天,这里将因你而闪耀。”

林晚星接过水,抿了一口,冰凉液体滑入喉咙,却未能完全压下心头的燥热。

“有点……不真实。”她看着那幅被确定为主视觉的、色彩浓烈到几乎灼人的大型画作,轻声说。

“习惯就好。”顾言之笑了笑,目光扫过全场,带着一种创造者的满意,“你值得所有的瞩目。记住,明天你不仅是艺术家林晚星,更是这个空间,这个夜晚的女王。”

他的话语充满了鼓动性,却也让林晚星感到一丝无形的压力。女王?她只是想通过画作,与人分享她内心那些无法言说的风景而已。

预展结束后,针对核心藏家和媒体的销售工作已经悄然开始。顾言之的助理拿着一份清单,正在向他汇报初步的接洽情况。

“王总对《蚀》很感兴趣,但希望价格上能有一些弹性。李馆长询问《悸动》是否可以作为他们美术馆今年的重点收藏,但预算需要申请流程。还有几位海外藏家通过代理询价,主要集中在《情绪地貌》系列的前几幅……”

顾言之一边听着,一边微微颔首,手指在平板电脑上快速记录着什么。

“王总那边,可以适当让一点,但幅度控制在5%以内,强调作品的稀缺性和展览主题的核心地位。李馆长那里,你跟进一下,必要的话,我可以亲自和他通个电话。海外询价先统一回复感谢关注,具体等开幕后根据现场反应再定策略。”

他的指令清晰、果断,完全是一个精明的商业操盘手。林晚星站在不远处,无意中听到这些对话,感觉有些陌生。那些倾注了她痛苦与挣扎的画作,此刻像商品一样被讨论着价格、策略和稀缺性。

顾言之处理完助理的汇报,看到她有些怔忪的表情,走了过来。

“怎么了?”他问,语气依旧温和。

“没什么,”林晚星摇摇头,试图驱散那种怪异的感觉,“只是有点……不太适应。”

顾言之理解地笑了笑:“我明白。对艺术家来说,作品就像自己的孩子。但你要知道,让它们进入真正懂得欣赏的藏家手中,被妥善保存、展示,是它们最好的归宿,也是对你创作价值最直接的肯定。这本身,就是艺术生命延续的一部分。”

他总是能用最冠冕堂皇的理由,将商业行为合理化。林晚星知道他说得没错,但心底那丝芥蒂,却并未完全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