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黑板前的交锋

周炽首先表示不满,“他那套生物信息的玩意儿,跟泛函分析八竿子打不着!”

陈知行眉头微蹙:“方教授在美期间的研究涉及非线性泛函在生物大分子结构预测中的应用,理论上确有交叉。只是……”

他没有说下去,但意思很明显,由他来代课,动机耐人寻味。

李泽川直接冷笑:“盯上数学系这块地盘了?还是不死心,想继续挖人?”

苏想心中也升起一丝警惕。

方启明上次挖角不成,又在资源上被他们用成果隐隐压制,这次主动代课,绝不仅仅是帮忙那么简单。

第一次代课,方启明提前十分钟就到了教室。

他依旧穿着熨烫平整的中山装,金丝眼镜后的目光扫过台下学生,在看到【北斗团队】四人时,微微停顿,露出了一个堪称温和儒雅的微笑。

他没有照本宣科,而是从泛函分析在量子力学、流体力学中的经典应用讲起,语言生动,深入浅出,充分展示了他深厚的数学功底和广阔的学术视野,很快吸引了大部分学生的注意力。

“看来……是有两把刷子。”

连周炽都不得不低声承认。

然而,讲到一半,方启明话锋一转:

“当然,泛函分析作为强大的工具,其应用远不止于传统物理领域。

随着生命科学进入分子时代,我们面对的海量基因数据、复杂的蛋白质折叠路径,本质上都是高维空间中的函数和算子问题……”

他开始巧妙地将其生物信息学的研究内容,与泛函分析的概念结合起来,描绘如何用希尔伯特空间、索伯列夫空间等工具来刻画基因序列的相似性、预测蛋白质的三维结构。

……传统的数学研究,有时过于沉醉于自身的逻辑美感,而忽略了与真实世界的连接。”

方启明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优越感,目光似无意地扫过陈知行和苏想,

“而交叉学科的魅力,就在于它能将最抽象的数学工具,转化为破解生命奥秘的钥匙,直接服务于人类的健康与未来。

这,或许是数学在当代更具价值的归宿。”

这番话,看似在探讨学术方向,实则是在隐晦地贬低【北斗团队】所从事的、偏向工程应用的863计划,抬高他自己的生物信息学。

课堂上一片寂静,不少学生露出了深思的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