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荃, 你真有此意?”曾国藩脸上露出惊异的表情?
少荃?莫非就是曾国藩在信函里常提到的那位李鸿章?左宗棠心里暗自想。
左宗棠猜的没错,这名高个子中年书生,是曾国藩的门生,又是幕僚,叫李鸿章,自号少荃,安徽合肥人氏。
咸丰九年(1859年),曾国藩还在江西建昌大营时,让李鸿章的大哥李瀚章帮自己办理粮台报销事宜。曾国藩非常欣赏李瀚章的办事能力,李瀚章也视曾国藩为靠山。正是在李瀚章的推荐下,李鸿章从安徽奔赴建昌,成了曾国藩幕僚团队中的一员。
彼时,正是初秋时分。江南的晨雾,湿漉漉地沉在建昌大营的辕门内外。天光还隐在青灰的云翳背后,营中却已有了铁器碰撞的声响和士兵低沉的呼喝。
曾国藩的营帐里,灯烛早已拨亮,他端坐案前,胡茬短硬如钢针,正借着那点光,用极细的朱笔在一份摊开的奏稿上勾画。墨迹未干,字字如刀刻,力透纸背。
不远处的另一个营帐内,李鸿章蜷在狭窄的行军床上,裹着一条厚棉被,睡得正沉。他是富家公子出身,时间观念差,习惯了睡懒觉,每日总是日上竿头才懒洋洋地起身。营帐角落里,几卷翻得起了毛边的《孙子兵法》和几封尚未拆阅的私函随意堆着。
“大人,”一个亲兵轻手轻脚掀帘进来,声音压得极低,“卯正一刻了,早饭已备下。”
曾国藩搁下笔,朱笔在粗糙的砚台边上轻轻一刮,发出细微的“嗒”声。
“李鸿章起床没?”他问道。
“回大人,还没有。”亲兵回答。
他习惯性地皱起眉头,形成两道深刻的沟壑。“知道了。”他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穿透力。亲兵立刻屏息垂手退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