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粮饷问题

“一文钱难倒英雄汉啊。”曾国藩长叹一声,对胡林翼、左宗棠说,“润芝,季高,时下湘军筹钱不易,处处碰壁,正见当初二位倾力支持的可贵呀。”

“区区小事,何足挂齿。”胡林翼连忙摆手,说道,“涤公也无需着急,车到山前必有路,湘军十万大军的粮饷不是小事,朝廷迟早是要出一个法子解决。”

胡林翼知道自己是在安慰曾国藩,因此说到此处,就不再往下说了。

曾国藩所说胡林翼、左宗棠二位倾力支持,指的是湘军成立之初那几年的事情。

彼时,曾国藩率领湘军还在湖南作战。人们说创业艰难。曾国藩幸运的是,遇到了胡林翼和左宗棠两个好搭档。

胡林翼时任湖北巡抚。他左右逢源,全力维持好与湖广总督官文的关系,获得了主掌大局的权力。他一方面率领军队配合湘军作战,另一方面从湖北筹措了大量粮饷,对湘军进行支援

左宗棠担任湖南巡抚骆秉章的幕僚。骆秉章非常信任他,凡是涉及湖南范围内的军政大事,全权委托他处理,他只需要签字画押即可。左宗棠仗着在湖南士绅中的良好形象,筹措银钱米粮,及时送到曾国藩军中,免除了湘军的后顾之忧。

曾国藩每每念到胡林翼和左宗棠对自己的帮助,心中总是充满感激之情。

不料,他后来率部离开湖南,来到江西作战,粮饷问题就变得艰难起来。

依照常例,湘军在江西作战,应当由江西提供粮饷。此时,江西既是两江总督何桂清的地盘,也是江西巡抚陈启迈的辖区。何桂清与曾国藩都出自权臣穆彰阿的门下,属于“同门之谊”;陈启迈与曾国藩都在道光十八年(1838年)考中进士,属于“同年之谊”。用正常眼光看,他们的关系应该比较融洽。可是,事实恰好与此相反。

何桂清觉得,曾国藩作为师弟,平日根本就不搭理自己这位师兄,三节两寿从不走动,同门师兄弟之谊,从何谈起?更何况几年前穆彰阿就已失势,被咸丰皇帝革除职务永不叙用,朝廷内外的官员们避之不及,现在还提他做什么?

如果不谈感情,谈一下利益又当如何?这一点更是让何桂清感到不可思议。

在认为,曾国藩率领湘军在江西作战,受益者是江西的父老乡亲和大小官员,跟两江地区瓜葛不大,凭什么让两江地区承担湘军的饷银。到时候,湘军打了胜仗,得到朝廷嘉奖;江西保了一方平安,朝廷也会嘉奖;唯独两江地区吃了哑巴亏,还有苦难言。这种折本的买卖,你猜何桂清做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