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的末尾,胡林翼言辞恳切,诚挚地邀请左宗棠前往英山驻地相聚,共商应对之策。
毛鸿宾把信件放回到桌子上,思索片刻后,劝道:“季高先生,依下官愚见,如今形势犹如暴风雨前的宁静,表面看似平静,实则暗藏汹涌,波谲云诡,实在太过凶险。您一定要冷静下来,切不可因一时的气愤而冲动行事。我觉得胡大人的提议值得考虑,英山之地眼下相对安全,您和令婿可以先前往那里暂避风头,待事态稍缓,再从长计议应对之策。”
左宗棠眉头紧皱,一言不发,在屋内不停地来回踱步。
过了许久,他停下脚步,目光望向远方,缓缓开口道:“去英山,确实能解眼前之危,可这终究只是权宜之计,绝非长久之策。我左宗棠一生光明磊落,问心无愧,怎能因为惧怕这些宵小之徒的阴谋诡计,就选择退缩?”
毛鸿宾走上前,语重心长地劝道:“季高先生,您心怀天下,壮志凌云,下官深深敬佩。然而,现实情况是敌暗我明,那些心怀不轨之人躲在暗处,虎视眈眈。您稍有不慎,便会落入他们精心设计的陷阱。胡大人请您前往英山详谈,必定有他的周全考量。或许您到了英山,与胡大人一同商议,能够想出更为妥善、周全的应对之策。”
左宗棠猛地转身,目光如炬。他重重地点了点头,说道:“道台大人,您所言极是,宗棠受教了。桄儿,今晚收拾好行李,明天我们一早就出发,启程去英山。”
言罢,他大步走到窗边,“咯吱”一声,用力推开窗户。不知什么时候,外面又开始下着鹅毛大雪。凛冽的寒风裹挟着雪花扑面而来,他却浑然不觉,大口大口呼吸着窗外的新鲜空气。
左宗棠不去京城了。这让毛鸿宾如释重负,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他再次拱手说道:“季高先生,广德寺条件简陋,您在此受苦了。下官即刻安排车马,送先生入城至驿馆安歇,一切用度,皆由道署支应。现下大雪封了码头,雇车乘船殊为不易,不如下官派人护送您前往英山。”
左宗棠推辞道:“毛道台好意,左某心领。然雪夜已深,此地虽然简陋,亦可暂时栖居。明日雪霁,宗棠自有安排,不敢再劳烦道台大人。道台大人还是请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