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边军凯旋携虏归,灵儿商道显神威

靖王府鸿门宴的硝烟尚未在帝都的权贵圈中完全散去,一场真正属于胜利者的、万民欢腾的庆典便已到来——忠勇侯李擎天,携大破北狄之威,押解着数以万计的战俘与缴获的无数牛羊马匹、军械物资,凯旋还朝!

这一日,京城万人空巷。

从巍峨的永定门到庄严肃穆的皇城根,朱雀大街两侧被汹涌的人潮挤得水泄不通。

鲜花、彩绸、震天的欢呼与鞭炮声,汇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忠勇侯!忠勇侯!”

“大胤万胜!”

“快看!那些就是北狄俘虏!”

当忠勇侯李擎天一身戎装,骑着高头大马,出现在长街尽头时,欢呼声达到了顶点。

这位老将虽面容疲惫,但腰杆挺得笔直,眼神锐利如昔,向两侧百姓挥手致意,更引得无数少女少妇激动尖叫。

而紧随其后的,便是那长长的、垂头丧气的俘虏队伍。

有衣衫褴褛的普通狄人士兵,也有被单独看押、虽面色灰败却仍带着几分桀骜的北狄贵族。

他们行走在昔日无比向往、如今却如同梦魇的帝都长街上,承受着两侧百姓鄙夷、好奇乃至愤怒的目光和唾骂,更是将战败的屈辱刻入了骨髓。

凯旋仪式盛大而隆重。

女帝亲登承天门楼,接受献俘,犒赏三军,对忠勇侯及有功将士不吝封赏,极尽荣耀。

然而,盛典之后,一个极其现实且棘手的问题,便摆在了朝堂诸公面前——如何处置这数量庞大的战俘与降部?

朝会之上,争论再起。

一部分激进的武将和官员主张:“北狄狼子野心,屡犯边关,此次大败,正应趁此良机,将俘获之贵族尽数斩首,以儆效尤!

普通战俘,或坑杀,或贬为奴籍,发往各处苦役,永绝后患!”

此议虽解气,却过于血腥,易激化矛盾,且数万战俘管理亦是难题,稍有不慎便会引发暴动。

另一部分较为“仁慈”的官员则主张:“陛下以仁德治天下,不若将这些战俘遣返北狄,以示天朝怀柔,或可换取边境长久安宁。”

此议看似宽厚,却无异于放虎归山,且如何确保北狄领情?

若其休养生息后卷土重来,岂非养痈成患?

还有一部分人则提议:“不若将这些战俘分散安置于内地各州县,编入户籍,令其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