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田间的新芽

艾琳睁开眼时,天刚透出灰白。她躺在断墙下的草席上,左臂的布条渗着淡红,胸口贴着那块铜牌,冰凉的棱角硌在皮肤上。她没动,只是慢慢握了握手,指尖触到掌心的老茧——那是握矛、握刀、握火折子磨出来的。现在,它要握锄头。

她坐起身,肩背僵硬如石,但没有停顿。拾起靠在墙边的木锨,撑地站起,一步步朝田埂走去。

田里积水未退,几处低洼泡着发黑的土块。几天前她播下的种子,已有细芽破土,嫩绿得几乎透明。持鱼叉青年蹲在自家地头,正用旧法撒种,一把抓一大把,扬手就甩。见艾琳走来,他抬头看了眼,没说话,继续埋头干活。

艾琳走到田边,从怀里掏出那本从海盗船舱顺来的农书,翻到一页画满沟槽的图示。她将木棍插进泥地,划出一道笔直的线,再斜向下挖出浅渠,引旁边积水缓缓流入沟中。水顺着新渠淌了半丈远,终于汇入排水口。

“这样,水不会积在苗根。”她说。

持鱼叉青年停下动作,盯着那道沟看了会儿,嗤了一声:“祖辈都这么种,哪年饿死人了?”

艾琳不争辩,只把木棍递过去:“你试试。”

青年没接。

老村长拄着拐杖走来,脚踩在湿泥里,发出闷响。他看了看艾琳挖的沟,又看了看青年那片泡水的地,叹了口气:“三年前发大水,东坡死了十七垄麦。要是早知道挖这玩意……”他没说完,摇摇头,转身走了。

第三日清晨,麦田边缘的苦艾丛边,补网妇人看见艾琳蹲在地上,手里攥着一把野蒜和苦艾叶,捣碎后混进水罐,又加了些灶灰。她问:“这是做什么?”

“虫子怕这个。”艾琳说。

当天下午,田里几株麦苗叶面出现斑点,边缘卷曲,正是虫害初现。艾琳提着水罐沿垄喷洒,动作缓慢却仔细。补网妇人站在一旁看着,忽然转身回村,不一会儿带了两个年轻女人回来,手里都拿着陶碗。

“教我们。”她说。

艾琳点头,当场示范。如何采叶、如何配比、何时喷洒。女人们记下步骤,回去各自试验。五日后,被喷过的麦苗叶片舒展,虫迹消退;未处理的则开始枯黄。

消息传开,有人信,有人仍疑。直到第七日,持鱼叉青年那片地因积水过久,三垄麦苗烂根发臭,而隔壁艾琳指导的地块,新芽齐整,青翠挺拔。

那天夜里,没人看见他去了哪里。第二天一早,有人发现他蹲在田头,手里捏着一根木棍,在泥地上比划间距。他照着艾琳画的图,一寸一寸量,然后挖沟、松土、播种。鱼叉靠在田埂边,沾了露水,没人去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