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字要工整 行要端正

早课时间快到了,教学楼显得格外的喧嚣。

詹晓阳抱着课本,和108宿舍的几个铁杆匆匆赶往教室。进到教室,好多位同学过来打招呼,说昨晚广播站的文稿写的溜。

詹晓阳抱以谢意,叫大家赶紧回座位吧,语文课马上要开课了。

经过前几节课的,口腔班的学生们已经领教过语文课董老师的严厉。

“今晚回宿舍给大家爆些猛料……”大胖子汪楷小声在人群中说道。

上课铃响起,只见董老师迈步而入,来到讲台上,好家伙,一秒不差。他今天把灰白头发梳得一丝不苟,身穿深蓝色中山装,领口别着一枚小小的校徽。他正在黑板上写着大大两个字:劝学!粉笔与黑板摩擦发出刺耳的吱嘎声,让詹晓阳后颈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董老师转过身,目光扫过全场:现在,请各位同学拿出新华字典和词语字典。

教室里顿时响起一阵翻找声。詹晓阳从容地拿出两本字典——他早就准备好了。学习委员之前给同学们强调了要备好两本字典,同学们都不会落下的。

董老师慢慢踱步在过道间,检查每个同学的字典。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董老师回到讲台前,字典就是学习语文的利器。从今天起,这两本字典要常备身边。

“以前大家习惯不懂就问。但是今天我要强调的是往后不懂就查,不是一不懂就问。所以字典词典以后就是你们的老师。”

《劝学》,荀子。董老师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翻开课本第8页。

教室里响起一阵翻书声。詹晓阳悄悄抬眼打量这位令人生畏的老师——五十出头,身材敦实,脸上的皱纹像是用刀刻出来的,每一道都透着严肃。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双眼睛,锐利如鹰,仿佛能看穿任何小动作。

接着,他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劝学》中的一段文字: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板书写得苍劲有力,非常工整。董老师做着文句的详解和剖析,但詹晓阳走神了。

现在,离第一课时下课还有二十分钟,请各位同学将这段文字抄写在作业本上。董老师的语气不容置疑,注意字迹工整,行距端正。学习委员在第二节课前收齐交给我。

教室里顿时鸦雀无声,只剩下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詹晓阳深吸一口气,然后才开始书写。每个字都力求工整,横平竖直,间距均匀。字不一定要写得很漂亮但一定要写工整,否则将受罚。詹晓阳凭着前世记忆认真书写着,而平时他的字写得着实一般。

詹晓阳突然挥脸看到同桌林浩杰抄写得飞快还很潦草,他赶紧把这段话写在另外的纸上递给了林浩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