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礼部侍郎张四知,兵部侍郎陈新甲等,都是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用脚指头想都知道,这些丝毫没有愧疚的人,基本可以确定,必是贪官无疑了。
程国祥被崇祯问得,一时语塞只得愧疚道:“陛下所说,臣未详尽了解。是臣失察。”
“臣的家眷、佣人,共计二十余口人,每日消耗银钱二两左右。”
“臣失察,有愧于陛下!臣,请辞这户部尚书之职。”
一个士大夫阶层的尚书家庭,每日二两银子,真的用得很少了,一年也才七百余两银子。
一部尚书,一年俸禄六百石粮食,差不多,折合白银在七百两左右。
加上皇帝赏赐,和家里子孙的一些收入,就这样的官员,算是清廉无比了。
崇祯平静道:“朕,并未责怪程爱卿,只是想让列位臣工,了解一个事实。”
“朝廷,用于安抚流民的银两,在两百万两左右。”
“那实际上又有多少,真正到了流民手里?”
“倘若,全用到了流民身上,又怎么会有,六十多万百姓,冻饿而死呢?”
户部尚书听皇帝这么说,就知道,从国库出去的银子,估计就是一层刮一点。
刮到最后,到流民身上的白粥,估计跟清水都差不多了。
崇祯颇为无奈接着道:“朕,这样做有三条好处,其一:下派锦衣卫执行此事减少贪污。”
“其二:让流民有份活口的生计,不至于饿死太多百姓。”
“其三:他们能够活命,就不会参与李贼的军队,此为一石三鸟之计,为何不能实施?”
程国祥听得也是眼眸一亮:“陛下,您的方法,确实能有效遏制,流民军队的发展。”
“此法甚妙,不知是何人所提?可否引荐入朝为官?”
崇祯微微一笑道:“此法雏形成型于春秋,大规模用于北宋,朕认为以工代赈远强于赈灾。”
程国祥口中,重复着‘以工代赈’,越想越觉得可行。
待细细品味后道:“陛下,有此方法,咱大明几百万百姓,将都有活命之法。”
“但人无完人,如果出现闹事者、懒惰者,该如何处置?”
不愧是管人口的户部,连人性的弱点,都能考虑进去了。
崇祯满意的点点头,道:“对于这等嫌命长之人,朕,也没必要非要去救。”
“对于那些,恃强凌弱、心术不正之徒,官府加以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