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内瓦万国宫走廊的大理石地面映出来来往往的鞋影,林烨的皮鞋踩在上面发出清脆回响。他握紧公文包,里面装着国际原子能机构要求补充的技术材料。老赵跟在半步之后,低声说:"刚才过去的是陈家瑞士公司的法律顾问。"

核查会议室里,投影幕布正展示华烨新疆工厂的卫星照片。日本籍首席核查员中村指着冷却塔阴影:"请解释这里的异常热源。"

"地热试验井。"林烨调出地质勘探报告,"需要看钻井许可证吗?"

中村正要追问,会议室突然断电。应急灯亮起时,林烨注意到中村左手小指不自然地弯曲——与南极基地克隆体的生理特征完全一致。

"意外。"工作人员道歉。

"未必。"林烨在黑暗中将U盘插入中村落下的平板电脑。快速破解后,跳出的文件夹标注着"北极计划"。

当晚酒店,技术团队恢复的数据令人心惊。数百份邮件显示,陈家以科研名义向格陵兰岛运输设备,但货单上的"冰芯钻探仪"实为地热开采装置。

"他们在融化冰盖。"老赵指着施工图,"计划抽取地热资源,但会加速冰川消融。"

更致命的证据在加密邮件里:陈家与某国石油公司签订的对赌协议,赌注是北极航线开通后的优先通行权。附件照片中,陈立群与北极理事会官员举杯,背景是世界冰川监测局的警告标语。

"一石二鸟。"林烨冷笑,"既赚开采钱,又挣航道费。"

转折发生在次日听证会。中村突然出示"证据",称华烨地热项目可能触发地震。林烨当即连线新疆实验室,现场演示稳压控制技术。视频突然被黑客切入新画面:陈家钻井平台泄漏的原油正污染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