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一个靠墙的摊位前,摊主是个干瘦的老头,正用袖口擦着一个青花瓷瓶。
那瓷瓶胎质细腻,青花发色浓艳,瓶身上画着缠枝莲纹,看着颇有古韵。
李卫东停下脚步,用极低的声音问:“这瓶子怎么卖?”
老头抬眼瞥了他一下,也不废话,伸出三根手指比划了一下。
李卫东心里估摸着价钱,没立刻应声,又看向旁边的几个小瓷碗,胎薄透亮,碗底还有款识,看着像是老物件。
他指尖轻轻碰了碰碗沿,又问:“这些呢?”
老头又比了个数字,声音压得像蚊子哼:“一起要,能便宜点。”
李卫东没急着还价,转身走到另一个摊位。
这摊上摆着几块玉佩,其中有几块羊脂白玉的牌子,质地温润,雕着祥云纹,触手生温,一看就不是凡品。
旁边还有块翡翠佩,水头足,颜色正,雕工也精细。
摊主是个中年男人,见他盯着玉佩看,凑近了些。
他小声的说:“这些都是老东西,是我祖上传下来的。
我这也是急着用钱才拿出来,识货的话,给个实在价。”
李卫东拿起那几块羊脂白玉牌,在手里掂了掂,确实是好东西。
他心里盘算着,这些物件如今在黑市不算起眼,甚至还可能被当成普通玩意儿。
可放到后世,这些东西都是难得的珍品。
收藏起来,不管是留着把玩,还是留给子孙后代们,都划算。
他没露声色,先是指着那青花瓷瓶和瓷碗,跟老头还了个价。
老头犹豫了半天,想着50块钱也还行。最终点了点头。
接着他又转向玉佩摊,跟中年男人讨价还价。
凭着几分眼力和不紧不慢的态度,最终以45块钱,把那几块羊脂白玉牌和翡翠牌也拿下了。
东西仔细包好后,他又转向其他摊位,开始挑挑拣拣。
最终他又收了几幅看着颇有风骨的字画,还有五六件釉色莹润的瓷器。
看着手里那沉甸甸的包裹,李卫东对今晚的收获很是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