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夸大自己的野心,也没有渲染创业的艰难,只是像一个遇到了难题的学生,在向一位尊敬的长辈,请教着自己的困惑。
杨教授安安静静地听着,没有插话,只是时不时地,为陈默续上茶水。
等陈默说完,他才缓缓地放下茶杯,那双看透了世事风云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笑意。
“有点意思。”他评价道,“把茶这种老祖宗的东西,用年轻人的法子,重新做一遍。想法不错。”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
“不过,你们的路子,从一开始,就走错了。”
“走错了?”陈默愣了一下。
“你们在市场里找茶,怎么可能找到真正的茶?”
杨教授摇了摇头,语气里带着几分理所当然。
“市场里卖的,是商品。它们被分级、定价、包装,是为了利润最大化。”
“而真正的茶,是有灵魂的,它藏在山野里,长在土地里,活在那些一辈子只做一片叶子的茶农手里。”
“你们这群孩子,有热情,有创意,这是好事。但你们缺了对根的敬畏。”
这番话,瞬间就点醒了陈默!
是啊!他让团队去茶叶市场,是想让他们了解商业。
但他却忘了,茶颜悦生的根基,不应该是商业,而应该是茶本身!
“那……杨教授,”陈默站起身,对着老爷子,郑重地深深鞠了一躬,语气里充满了求教的恳切,“您能指点我们一条明路吗?”
杨教授看着他这副谦逊受教的模样,脸上的笑意更深了。
他慢悠悠地,从书桌的抽屉里,拿出一张信纸和一支毛笔。
他研好墨,在信纸上,笔走龙蛇地,写下了几个字。
然后,他将信纸折好,递给了陈默。
“你带上你的团队,去一趟杭州的梅家坞。”
他的声音,不急不缓,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把这个,交给一个叫翁礼的老头子。见不见你们,就看你们的造化了。”
陈默接过那张还带着墨香的信纸,如获至宝。
他知道,这薄薄的一张纸,或许就是他们苦寻不得的、那把打开宝库的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