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望坡冲天的火光,映红了桐柏山的半边天,也如同一声响亮的警钟,敲在了曹操的心头。快马加鞭的军报送至时,曹操正在与司马懿商议淮南屯田之事。展开帛书,只看了一眼,曹操的脸色瞬间铁青,五指猛地收紧,将那上好的绢帛攥得扭曲变形。
“关羽……刘协!”曹操从牙缝里挤出这两个名字,胸膛剧烈起伏。他不是心疼那些粮草,而是震惊于关羽——或者说刘协——竟能在如此天气条件下,实施如此精准、高效的打击。这绝非寻常武将所能为,背后必然有刘协那套“格物致知”的鬼蜮伎俩支撑!
“陛下息怒。”司马懿垂首,声音平静无波,“关羽此计虽毒,然其目的仍是固守。烧我粮草,不过是为江夏争取时间。当务之急,是督促于禁、吕蒙,加紧攻势,务必在荆南援兵抵达或再生变故之前,拿下江夏!”
曹操深吸几口气,强行压下翻涌的气血,眼中寒光四射:“传令于禁,十日之内,若再不能破江夏水寨,提头来见!告诉吕蒙,江东若再逡巡不前,朕许给他的淮南城池,一粒土也别想得到!”
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紧迫感。刘协的触角,似乎无处不在,不仅能固守,还能在千里之外精准打击他的软肋。这种超越时代的战争方式,让他这位习惯于排兵布阵、正奇结合的兵法大家,也感到了一丝难以把握的诡异。
西凉,武威郡外围。
一支风尘仆仆的骑兵,悄然隐匿在祁连山支脉的褶皱之中。正是马超与徐庶率领的三千荆南精骑。他们昼伏夜出,凭借马超对故地的熟悉和徐庶的周密策划,巧妙地避开了曹军的主要屯驻点和关卡,如同潜入羊群的恶狼。
“将军,探马来报,治元多、鞠演等羌胡豪帅,对曹操迁徙其部众、强征赋税早已不满,只是惧于曹军兵威,敢怒不敢言。”一名斥候低声禀报。
马超银甲染尘,但眼神锐利如初,他看向徐庶:“军师,依你之见?”
徐庶沉吟片刻,道:“可效仿陛下‘经济渗透’之策。我等携带的金银绢帛,可先少量赠予这些豪帅,示之以利。同时,散播消息,言曹操欲尽迁羌胡于关中,分其牧场,以实汉地。再以将军‘神威天将军’之名,号召旧部,共抗暴曹。”
马超点头:“好!就依军师之言!先拿治元多开刀!此人贪婪无度,且部落与我马家旧部毗邻,最易说动!”
当夜,马超只带十余名亲卫,亲自潜入治元多大营。面对治元多的惊疑和戒备,马超丢过去一袋金饼,又将他所知的、曹操下一步可能对羌胡采取的高压政策和盘托出。
“……曹贼之心,路人皆知!他今日要你的牛羊,明日就要你的牧场,后日就要你部落子弟的人头去筑京观!” 马超声音激昂,带着西凉汉子特有的直率与煽动力,“我马孟起在此立誓,若诸位豪帅愿助我共抗曹贼,复我西凉故土,往日恩怨,一笔勾销!将来论功行赏,绝不吝啬!这西凉,还是我们西凉人的西凉!”
治元多看着手中沉甸甸的金饼,听着马超描绘的可怕前景和光明许诺,又惧又贪,心思顿时活络起来。加之马超在西凉羌胡中的余威尚存,一番软硬兼施之下,治元多最终咬牙,答应暗中提供粮草、马匹,并联络其他不满曹操的部落。
星星之火,开始在西凉这片干燥的土地上悄然点燃。虽然尚未形成燎原之势,但足以让驻扎西凉的曹仁感到如芒在背,不断有零星叛乱和袭扰的消息传来,牵制了其部分兵力,使其无法全力支援中原战事。
江夏,战局急转直下。
曹操的严令和孙权同样焦灼的催促,终于压垮了周瑜心中最后一丝犹豫。
建业朝堂上,张昭等人“联刘抗曹”的呼声,在江夏久攻不克、自身伤亡不小的现实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而周瑜更担心的是,若再拖延下去,一旦刘协缓过气来,或者曹操失去耐心,调转枪头,江东都将陷入极其被动的局面。
“传令!赤壁水师主力,除留少量疑兵,其余战船,即刻启程,奔赴江夏!”周瑜最终做出了决断,俊朗的脸上带着一丝孤注一掷的决然,“目标,荆南军水寨侧翼!不惜代价,撕开缺口!”
随着周瑜这支生力军的加入,江夏战场的天平骤然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