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神秘声音

深秋的青云宗被细雨笼罩,潮湿的寒意渗入每一块青石缝隙。苏小白蜷缩在藏书阁最角落的蒲团上,陈旧的草编边缘早已磨出毛边,硌得他膝盖发麻。手中斑驳的狼毫笔饱蘸松烟墨,在泛黄的宣纸上留下颤抖的字迹,笔尖每一次停顿,都洇开小小的墨团,像极了他混乱的思绪。

这已是罚抄《清心咒》的第三日,他的手腕早已酸痛不堪,指节被粗糙的竹制笔杆磨出层层血泡。每当新蘸的墨汁渗进伤口,刺痛便如蚁噬般蔓延开来,可他不敢停下 —— 若不能在日落前抄满百遍,明日的晨课又要被罚去后山担水。窗外的雨丝斜斜掠过雕花窗棂,在青砖地面晕开深色的痕迹,仿佛是他苦涩心情的写照。偶尔有冷风吹进,卷起案头未干的宣纸,墨迹未干的经文在风中沙沙作响,倒像是在无声地嘲笑他这个外门弟子的狼狈。

“第七十七遍……” 苏小白的指尖摩挲着羊毫笔杆,骨节因长时间用力而发白。砚台里的墨汁已泛起薄冰般的褶皱,宣纸上歪歪扭扭的《聚气诀》像是被风吹散的鸦群。三天前食堂里那碗倒扣在他头上的青菜豆腐羹,此刻又化作滚烫的羞辱,顺着脖颈爬上面颊。

藏书阁三层特有的霉味混着檀香,在他鼻腔里搅成一团。隔壁传来《丹道精要》书页翻动的沙沙声,忽然变成此起彼伏的嗤笑 —— 那些被他撞翻食盘的师兄们,此刻是否也在某个角落,用这样的声音嘲笑他这个 “全宗门最废的外门弟子”?

羊毫笔尖突然悬在纸面三寸处颤抖。那个声音来得毫无征兆,像是从丹田深处钻出来的毒蛇,又像是埋在千年古墓里的青铜编钟在震动:“小...... 子...... 寻...... 后山......” 尾音拖着长长的颤音,苏小白手腕一松,墨汁如墨龙般在 “引气入体” 四字上炸开。

他猛地撞翻木椅,带倒的砚台在青砖地上划出蜿蜒的黑痕。周围数十道目光刺在背上,却没有任何人张嘴。那个声音分明还在耳道里嗡嗡作响,可满室除了被惊动的灰尘在光束里乱舞,只有其他弟子微皱的眉头和压低的窃窃私语。

“到底是谁!” 他扯着领口大口喘息,冰凉的空气灌进喉咙,却浇不灭心里腾起的诡异寒意。苏小白慌乱地用衣袖擦拭泼溅在衣襟上的墨渍,喉间泛起铁锈味的腥甜。他下意识摸向怀中的罗盘,这枚祖父临终前塞给他的古物,此刻正隔着粗布衣衫,以奇异的频率轻轻震颤,像是蛰伏的兽类即将苏醒。藏书阁穹顶垂落的蛛网上,雨珠突然诡异地逆向滚动,在他瞳孔里折射出细碎的幽光。

苏小白盯着罗盘表面不断游走的光晕,喉结上下滚动。四周的空气不知何时变得粘稠如胶,书架上的经卷无风自动,哗啦啦的翻页声里夹杂着指甲刮擦石壁的刺耳声响。他忽然注意到砚台里凝固的墨汁正在诡异地蠕动,宛如无数细小的墨蛇,朝着罗盘的方向蜿蜒爬行。 就在苏小白被诡异景象惊得浑身僵硬时,砚台里的墨蛇突然集体腾空,在空中凝成半透明的字符。

那些字迹像是用活物拼成,每一笔都在扭曲挣扎,最终组成三个歪斜的篆字——幽冥殿。罗盘震颤愈发剧烈,青铜表面的饕餮纹仿佛活了过来,张开獠牙将墨字尽数吞噬。就在苏小白盯着罗盘目瞪口呆时,藏书阁内的烛火突然诡异地明灭闪烁。原本翻卷的经卷骤然静止,连空气中凝滞的粘稠感都在一瞬间消散无踪,唯有砚台残留的墨痕还在散发着若有若无的硫磺气息。他的后颈突然泛起细密的冷汗,仿佛有一双无形的眼睛正透过蛛网密布的穹顶,冷冷注视着他怀中躁动的罗盘。

苏小白喉咙发紧,下意识倒退半步,后背重重撞上身后的檀木书架。书架剧烈摇晃,几本陈旧的典籍轰然坠落,扬起的灰尘中,他仿佛看见祖父临终前枯槁的手指,正透过朦胧的尘埃,直直指向怀中震颤的罗盘。

“咳咳,安静抄经!” 执事长老严厉的声音从远处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