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结构体”如同宇宙肌体上一块无法愈合的怪异疤痕,静静悬浮在“晶析文明”故土。它没有扩张,没有攻击,只是以其存在本身,持续散发着扭曲规则的力场,干扰着周边星域的航行与通讯。这种“非攻击性”的异常,反而比直接的毁灭更令人不安。它像一个沉默的坐标,吸引着各方目光,也像一柄悬于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无人知晓它何时会落下,或以何种方式落下。
“余烬”文明加强了对该区域的监控与隔离,同时内部关于“混沌共鸣”技术的利弊争论也愈发激烈。有人认为这是对抗“播种者”秩序力量的潜在利器,必须深入研究;另一派则视其为玩火自焚,主张彻底封印相关数据,切断与混沌的一切联系。林薇暂时压下了争论,命令“基石智者”牵头成立专项研究组,在绝对安全隔离的前提下,进行有限度的理论推演,严禁任何形式的实体或意识接触。
然而,宇宙的平衡一旦被打破,涟漪便会扩散至意想不到的角落。
就在“余烬”文明忙于消化“混沌标记”事件带来的影响时,一场毫无征兆的、迅猛无比的打击,降临在“星火盟约”另一个较为偏远的成员—— “谐振文明” 头上。
“谐振文明”并非科技高度发达的种族,他们擅长利用星体间的引力共振来传递信息、调节环境,其母星系统是一个精密的天然共振网络。也正因如此,他们对宇宙底层规则的稳定性依赖极高。
打击并非来自已知的“净化者”或“守夜人”。根据“谐振文明”在彻底失联前发出的最后碎片化信息,袭击者是一种从未被记录过的“播种者”单位——它们如同银色的流体,能够完美模拟并覆盖 任何形式的能量波动与规则结构。它们没有直接摧毁行星,而是以一种匪夷所思的方式,强行改写了“谐振文明”母星系统的引力常数与共振频率!
刹那间,维系了亿万年的精密共振网络崩塌了。行星轨道失控,相互碰撞;恒星活动变得狂暴而无序;赖以生存的能量循环体系彻底瓦解……整个文明在短短几个标准时内,便因物理规则的剧变而走向了末日,连挣扎的余地都没有。
这并非“净化”,而是 “规则覆盖” 。一种更加彻底、更加冷酷的抹除方式,仿佛用新的底色直接覆盖掉画布上不协调的颜色,连一丝曾经的痕迹都不愿保留。
“是‘覆写者’!” “基石智者”在接收到残余数据后,立刻从遗民知识库中检索到了对应信息,电子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凝重,“‘执行者’派系的高阶单位之一,专门用于处理那些对秩序环境造成‘污染’或存在‘规则层面潜在威胁’的目标。它们的出现,意味着‘执行者’派系已经将我们,以及整个‘星火盟约’,视为了必须清除的‘规则病毒’!”
“‘混沌标记’…一定是‘混沌标记’事件引来了它们!”一位议员声音颤抖,“它们认为我们与混沌的接触,污染了这片星域的秩序!”
林薇的心沉入了谷底。她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与混沌的短暂接触,虽然暂时解救了一个盟友,却招致了“执行者”派系更高级别、更无情的打击。谐振文明的覆灭,就是最血腥的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