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天,王贤天天跟着老韩出门。
轧钢厂附近的纺织厂叫曙光毛纺厂,成立没三年!厂子里全是新设备,占地面积80亩地,比红旗纺织厂还要大。
几万斤粮食换了一个分厂,赵伟他们占了大便宜。与其说是换来的,不如说是送来的。
邓领导口中的武姓小子是个能耐人,建厂规划比别人有格调!除了车间,食堂和办公楼,还有会议室,医务室,员工宿舍和招待所。
贾东旭和赵伟身穿中山装坐在会议室里,两人头凑在一起低声聊天,被拉过来的李成坐在贾东旭左侧偷听。
“书记,你看看这名单,啧啧,管理人员将近三百人!全都是吃白饭的,这么多人,他不欠外债才出鬼了。”
赵伟看着手上的名单也头皮发麻,这么多人,光点名字都得几个小时。各部门人员看着也不多,怎么能有这么些人?
这俩坐在一起交头接耳,下面的职工们也在小声聊天。
“老齐,这几位就是红旗纺织厂的领导?”
老齐是纺织厂车间党委书记,问他的名叫老胡,有一儿一女。
“对,听说他们厂连续两年评先进!车间技术员每天都在门口守着,前年发腊肉的那个厂,就是这家厂子!”老齐说起红旗纺织厂,满脸敬佩。
老胡满脸蒙的问道,“不是说这俩来摘桃子的吗?厂长干的多好,现在还被调走了!我家刚搬进厂职工楼呢!”
老齐扭头看看周围,小声说道,“你没听说吗?听说厂长欠了批外债,被人举报有奢靡之风,已经调走啦!”
“没听说过好日子被举报的!”老胡替调走的厂长打抱不平。
“嘘,小声点!最近别乱说话,听说上面那俩喜怒无常!估计有人要下车间了。”老齐指指台上的贾东旭和赵伟。
……
“我看下车间也没用啊!”台上的两人也在为人太多发愁。
贾东旭有些挠头的看向李成,“你是管生产的,这么多人怎么办?”
偷听了许久的李成想了想说道,“没法子,这么多人只能硬挺着,又不能开除。”
三百多人,谁听了都摇头!配套设施倒是齐全,事儿也多。听说隔壁还有个小的露天放映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