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柄双孔宽扁形灰色石锄,表面还留着原始打磨的粗糙肌理,却丝毫不显笨拙。锄身中间凿出的两个圆孔边缘光滑,显然经过了反复修整,历经数千年岁月,依旧完整。
旁边静静躺着一件石铲,铲面宽大而厚实,弧度自然流畅,像是被无数次翻耕土地磨出了温润的包浆,铭牌上“商周时期”四个小字,在灯光下泛着淡淡的银光。
“哇,竟然是商周时期的石器!”宇辰的声音里满是惊喜,不自觉地凑近展柜,鼻尖几乎要碰到冰凉的玻璃,“你们看这石锄的线条,多浑厚啊——就像书法里的中锋运笔,墨色顺着笔锋往下沉,每一笔都扎实饱满,没有半分飘虚的感觉。”
他一边说,一边抬起手在空中虚划,模仿着石器的轮廓,仿佛要将那份古朴的力道握在掌心。
话音未落,他的目光又被展柜左侧的两件器物吸引,语气愈发激动:“还有左边这两件!这是带沿口的石罐吧?你看这罐身的弧度,浑圆得像饱满的果实,明明不是严格的左右对称,罐口还有一点极轻微的歪斜,却偏偏让人觉得说不出的和谐。”
啸风也过来了,顺着他的目光看去,轻轻点头:“商周时期的石器工艺能做到这个程度,已经很不容易了。要知道那时候没有精密的工具,全靠手工打磨,能把器型做得这么规整,匠人肯定花了不少心思。”
“啸兄,我想说的不是‘规整’啊!”宇辰急忙摆手,眼睛里闪着顿悟的光,声音都微微发颤,“廖老师时常给我们讲‘阴阳平衡’?他说‘欹侧相生’,讲究的不是死板的对称,而是失衡里藏着的平衡。我之前一直没懂,总觉得‘对称’才是美,可现在看到这石罐——你看它那点歪斜,非但不突兀,反而让整个器型活了起来,就像风吹过芦苇,弯而不折,反而有了动态的韵味。”
他越说越兴奋,忍不住原地跺了跺脚,双手比划着石罐的轮廓,脸上满是豁然开朗的笑意:“原来‘欹侧相生’不是书本里的道理,是藏在这些老物件里的!几千年前的匠人没读过什么理论,却凭着直觉做出了这样的东西,这才是最难得的啊!”
周围的游客被他的热情感染,也纷纷围拢过来,顺着他的指引看向那几件石器,原本不起眼的石器,在他的解读下,仿佛突然有了温度与灵魂。
“接下来我们要讲的,是‘秦汉烽火’这段历史。”赵导指着墙上展板里古城墙遗址,声音带着几分历史的厚重,“秦始皇横扫六国、一统天下后,雁门、代郡凭借险要地势,成为天下闻名的边防重郡。为抵御北方匈奴的侵扰,朝廷不仅在此大规模修筑长城,更将这里打造成了拱卫中原的军事屏障。”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到了汉初,局势一度动荡。韩王信暗中与匈奴勾结,举兵反叛,汉高祖刘邦亲率大军征讨,却不慎在平城陷入匈奴重围,这便是历史上着名的‘白登之围’。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已经有了‘平城’这个名字。”
“原来白登之战发生的时候,这里就叫平城了啊。”刘明恍然大悟,轻轻点头,之前模糊的历史时间线瞬间清晰了许多,忍不住低头在手机备忘录里记下这个关键节点。
赵导笑着应了一声,抬手示意大家看向旁边的历史地图展板:“咱们再从地理位置和行政设置上,把这段历史捋得更清楚些。公元前221年,秦朝统一全国后推行郡县制,在大同地区设立了雁门郡和代郡,而平城正是雁门郡下辖的一个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