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煤峪口南沟的半山坡上,大同煤矿万人坑遗址纪念馆的灰黑色建筑群庄严肃穆,33.7万平方米的土地仿佛凝固着历史的悲怆。
2010年9月开馆那日的场景犹在眼前,呼啸的山风裹挟着煤渣,与馆前缓缓升起的五星红旗共同诉说着那段不能忘却的岁月。
沿着通向展馆的缓坡前行,八块嵌在地面的铸字铁板泛着冷光,1937—1945的数字像是用血泪刻就的时间标尺,每一步踏上去,都仿佛能听见八十年前矿工们沉重的脚步声。
展馆门前,巨幅铜浮雕扑面而来——扭曲的肢体、空洞的眼窝、堆叠的骸骨,无声控诉着那段人间炼狱般的历史。
大家看这两组数字。王静的声音格外清晰,她的指尖悬停在墙面凸起的上方,青铜色的光影在她脸上晃动,有人知道它们的含义吗?
宇辰盯着斑驳的墙面,上午在红色记忆博物馆看到的老照片突然在脑海中闪现。他深吸一口气,声音有些发颤:6万,是遇难矿工的人数。
刘明重重地拍了下宇辰的肩膀,眼中满是赞许。
回答正确!王静也投来肯定的目光,发梢随着点头的动作轻轻晃动。
我上午刚在红色记忆博物馆了解过这段历史。宇辰不好意思地挠挠头,耳尖微微发红。
那这个王静的话音未落,小虎已经踮着脚凑近墙面,肉乎乎的手指点着数字逐个数起来:个、十、百、千......一千四百万!可这代表什么呀?
让我来解释。刘明上前一步说,这是日本侵略者占领大同煤矿八年间,从这片土地掠夺的煤炭总量——1400万吨。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的破碎,是六万个鲜活生命的消逝。
这么多煤......小虎攥紧了拳头,迷彩服袖口滑落,露出手腕上的平安绳,他们太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