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仁者必有勇’的典范,那不得不提谭嗣同。”中年男子的声音略微有些颤抖,眼中闪烁着敬佩的光芒,“他为了变法图强,为了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毅然决然地选择从容赴死,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的千古绝唱。他的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正是源于他心中的仁爱和对国家、对百姓的责任感。他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做真正的仁者之勇。”
现场一片寂静,大家都被谭嗣同的英勇事迹所震撼,心中充满了对这位英雄的敬仰之情。
“汪精卫早年凭借革命言论,在当时也算是闻名一时。”戴眼镜女子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惋惜和愤慨,“可谁能想到,他最终却背叛了国家和民族,沦为了人人唾弃的汉奸,这可真是活生生地印证了‘有言者不必有德’这句话。他的例子告诉我们,不能仅仅根据一个人的言论来判断他的品德,还得看他的实际行动和最终的选择。”
众人听后,都不禁摇头叹息,对汪精卫的行为表示不齿。
“其实,孔子说的这句话,并不是要否定‘言’与‘勇’的价值。”胖老者清了清嗓子,总结道,“他是在强调,德行才是衡量言与勇的终极尺度。没有德行作为支撑,再华丽的言辞也容易沦为诡辩,再勇猛的行为也容易堕为凶器。同时,我们也要警惕陷入道德完美主义的误区,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有德者拙于言’或者‘勇者渐修仁德’的复杂情况。有的人虽然德行高尚,但不善于表达;有的人起初可能只有勇力,但在成长过程中逐渐培养起了仁爱之心。所以,我们要用动态、全面的眼光去看待这些问题。”
“没错,”瘦老者接着说道,“孔子的这句话,历经千年,至今仍然是道德哲学、领导力研究的重要参照。它深刻地影响着东亚文化对‘真才实学’与‘表里如一’的价值追求。在我们的教育、职场、社会交往等各个方面,都能体现出这种思想的影子。我们应该深入挖掘其中的智慧,将其运用到现代社会的发展中,让古老的儒家思想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
众人纷纷表示赞同,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在大成殿里,这场关于儒家经典思想的讨论,不仅让大家对孔子的智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引发了对现实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 。
“讲得真好!”啸风心中暗自赞叹,那些围绕着儒家经典展开的深刻探讨,还在他脑海中回荡。
此时,众人陆续走出大成殿,他也随着人流步出,而后向右拐,朝着名宦祠走去。
一到名宦祠,一副抱柱对联便映入他的眼帘:“做个好官留个好名自古善恶有公论焉患位卑位尊;干点实事建点实功从来毁誉在民心何忧名显名隐。”
落款是耿彦波题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