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步入文庙寻仁道 静听儒音悟德心 (六)

“布在方策”提醒着人们要重视制度文明建设,完善的制度是社会稳定发展的保障;

“得其门”则着重强调了实践路径选择的重要性,在追求儒家理想的道路上,正确的方法与途径至关重要;

“譬之宫墙”则提示了文化传承的系统性,儒家文化的传承犹如攀登高墙,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系统地学习与传承。

值得格外注意的是,这副对联将《大学》的外王之道与《中庸》的内圣之学完美熔铸为一体,完整而清晰地呈现了儒家“明体达用”的思想架构。

这种将心性修养与政治实践相互贯通的思维方式,历经千年岁月的洗礼,至今依然是我们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锁钥。

正如有学者所言“《中庸》系统实即《大学》系统之形上根基”,此段文字恰恰是这种思想交融的典型例证,它不仅是对儒家经典的高度凝练与升华,更是对后世子孙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深刻启示 。

“您好,拜完了吗?”正当啸风沉浸在对楹联的思索中时,一个温和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啸风转过头,只见一位中年男子正注视着自己,身旁还站着一位女子,原来是一对夫妻。

“哦,你们先拜。”啸风礼貌地回应道。

那女子微微颔首,轻迈步伐走上前,在供桌前的蒲团上缓缓跪下。她双手合十,仿佛在捧着一份神圣的敬意。紧接着,她闭上双眼,脊背挺直,身子微微前倾,以一种极为虔诚的姿态开始跪拜。

啸风见状,用手势示意那男子看向右边支架上的一个牌子。

男子带着些许疑惑,走上前去。凑近一看,原来是拜孔的标准手势介绍。

牌子上详细地写着:

预备式:端身诚意正心;

1、 抚心;

2、 高揖;

3、 拜(一或三拜,重复以上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