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中行辕
陆铮站在巨大的舆图前,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幕僚沈继荣手持一封密信,快步走入。
沈继荣:“督师,北京王公公的密信,还有……孙应元将军从保安州发来的急报。”
陆铮头也不回:“念。”
沈继荣展开密信:“……朝中议和之声甚嚣尘上,钱谦益、李日宣等联名上奏,请去帝号以求和。
陛下与太后虽未应允,然态度已见动摇。
黄澍等人弹劾督师的奏章已堆积如山,皆言督师坐视国难,拥兵自重……卢公病逝前后,恐有蹊跷,咱家已着人暗查,然阻力重重……”
陆铮沉默片刻,接过孙应元的军报,快速浏览,片刻,陆铮冷笑:“皇太极围点打援,是想逼我出去决战。
阿济格在西路攻势加剧,是怕孙应元这只拳头缩回去。”陆铮将军报拍在桌上“传令孙应元,放弃保安州,逐次抵抗,南撤至蔚州、灵丘一带,依托太行山建立防线。
没有我的将令,一步不许北进!”
沈继荣一惊:“督师!放弃保安州,朝中那些言官的口水怕是能淹死人!
而且,这岂不是将京西屏障拱手让与东虏?”
陆铮转身,神色凝重:“沈先生,打仗是靠口水,还是靠实力?保安州孤悬在外,易攻难守。
孙应元那五万人是我们未来的种子,不能白白耗在坚城之下。
皇太极想要空间,我给他!但我要用这空间,换他啃不动的硬骨头和时间!”陆铮走到窗边,看着雨幕“至于朝中非议……哼,让他们骂去吧。
等他们骂够了,自然会想起,是谁在替他们守着这半壁江山。”
沈继荣忧虑道:“那朝廷那边,我们如何回复?”
陆铮沉吟片刻:“上奏。就说臣陆铮,深知北镇危急,然川陕初定,流寇未清,大军若轻动,恐倾覆社稷根基。
为今之计,当效仿当年于少保,坚壁清野,固守九边,疲敌扰敌。
臣已严令川中加速清丈、整顿盐政,筹措粮饷,编练新军。
一俟准备妥当,即刻亲提锐师,东出潼关,与虏决一死战!”陆铮顿了顿,语气转冷“另外,以锦衣卫的名义,密查卢督师病逝前后。
所有接触过他的人,尤其是……监军太监,以及那些从江南来的官员。”
沈继荣心领神会:“是,督师。属下明白,这是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