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锦州。
袁崇焕接到圣旨,心中一块巨石落地。皇帝虽未完全释疑,但这明旨申饬流言、大力支持防务的举动,已属难能可贵。他立刻加紧了修复大凌河、整顿军备的步伐。
陆铮也接到了密旨,皇帝的反应,比他预想的要明智和果断。这“彻查流言根源”的任务,正中下怀。
“督公,‘听风’部已查明,流言最初由几个往来于辽东与京师的商队脚夫散播,源头指向几个被镶蓝旗控制的蒙古小部落。
背后,有多尔衮和范文程的影子。”一名心腹锦衣卫低声禀报。
“果然是他们。”陆铮声音毫无波澜,“继续查,拿到更确凿的、能指向盛京的证据。同时,放出风去,就说陛下圣明烛照,已识破建虏奸计,震怒异常,欲兴大兵报复。让皇太极知道,他的小把戏,玩砸了。” 他要反将一军,扰乱对方心神。
“另外,”陆铮补充道,“密切关注白杆军动向。秦良玉的兵,是柄好刀。用好他们,能给皇太极一个‘惊喜’。”
…………
盛京,汗宫
皇太极很快接到了明廷反应的情报。崇祯的明旨申饬、对袁陆二人的继续重用、特别是调动白杆军增援辽东的消息,如同一盆冷水浇在他头上。
“朱由检……竟未中计?”皇太极的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他精心策划的反间计,似乎只掀起了一阵波澜,就被对方迅速平息,反而让对方君臣更加警惕。
“大汗,明国小皇帝此举,出乎意料。”范文程眉头紧锁,“看来,除掉温体仁、周延儒后,李标、钱龙锡为首的内阁,对袁崇焕的支持更为稳固。且那陆铮……手段了得,流言刚起,他便能迅速引导皇帝识破。”
“无妨!”多尔衮眼中凶光闪烁,“反间不成,那就真刀真枪!辽东新遭重创(指十三山驿),士气未复,大凌河城更是残破。如今又添了白杆军……正好!让他们一起葬身辽西!臣弟愿为先锋,踏平锦州!”
皇太极压下心中的烦躁,目光投向舆图:“硬碰硬,非上策。袁蛮子善守,陆阎王诡诈,如今又添了秦良玉那只母老虎的兵……白杆军野战不容小觑。”
皇太极想起已巳之变时这支军队顽强的战斗力。“必须寻找其弱点,引蛇出洞,在野战中歼灭其有生力量!”
他手指点向辽西走廊与蒙古草原交界的一处:“这里,义州卫以西,地势相对开阔,又有丘陵河流,利于我骑兵机动,也非明军重点布防区域。阿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