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灵脉节点都有自己的脾气,就像每个人有不同的性格,不能用同一个模子套。”
这句话点醒了大家。学员们开始观察待修复区的地形、光照、灵脉走向,结合各自家乡的经验重新设计方案。
黑风谷的少年利用当地抗风灵脉草的特性,设计出“防风能量墙”;雾隐泽的女学员借鉴发光灵脉草的经验,在能量网节点种植能夜间发光的暖灵草,方便夜间监测。
我看着这些充满创意的方案,心中充满了欣慰。
最好的教学不是灌输标准答案,而是点燃创造的火花,让每个学员都能结合自身经验,走出属于自己的共生之路。
当学员们的方案在待修复区落地,能量网呈现出多样的形态,却都达到了高效的修复效果时,我知道,他们已经真正理解了“共生”的精髓。
傍晚时分,阳间传来比赛结果——两地的暖灵草同时长出了新叶,打成了平手。
孩子们通过共振网向幽冥的学员们挥手:
“明天继续比赛!看谁的草田能量网更漂亮!”
学员们笑着回应,黑风谷的少年甚至摘下一片自己种的暖灵草叶,对着镜头展示:
“我们的草叶边缘有锯齿,能更好地锁住能量!”
夕阳西下时,学员们在草田边种下了属于自己的“纪念暖灵草”,每株草前都插着小木牌,写着学员的名字和来自的灵脉节点。
小星在木牌周围撒上阳间寄来的向阳花种子:
“等向阳花开了,就像阳间的朋友在和我们一起守护灵脉。”
我看着这片插满木牌的草田,想象着不久后这里将开满幽冥的暖灵草和阳间的向阳花,不同的生命在同一片土地上绽放,就像这些来自不同灵脉节点的守护者,在共生的理念下成为一家人。
测灵盘上的绿色指针已稳定在88%,灵脉的心跳强劲而有力,仿佛在为这些年轻的守护者鼓掌。
夜幕降临时,能量循环仪周围聚集了所有学员和守护者。
小星举起共振令牌,与阳间的孩子们同步点亮了草田的能量灯。
暖黄的灯光洒在草叶上,与能量网的金光、红光交织成温暖的光海,两地的歌声顺着灵脉传来,在夜色中交融成一曲跨越界限的共生之歌。
小星的笔记本在灯光下摊开,最后一页画着一幅“共生地图”,
上面用不同颜色标注着各地的灵脉节点,节点之间用发光的线条连接,像一张巨大的能量网。
画的旁边写着:
“每个灵脉都是一颗星星,我们的任务是让星星们手拉手,连成一片永不熄灭的光海。”
我在笔记本的新一页写下今天的总结:
“第68章完。学员们的到来让断脉崖的草田充满了新的生机,也让我明白:共生守护不是少数人的使命,是无数人共同的事业。当来自不同灵脉的经验在草田间碰撞,当幽冥的暖灵草与阳间的向阳花在土地上相拥,当年轻的守护者们用创意和热情编织能量网,共生体系就有了跨越时空的生命力。明天,学员们将开始独立修复任务,我相信他们会带着断脉崖的温暖与智慧,让共生之花在更多灵脉节点绽放。因为守护的火种,已在他们心中点燃。”
夜风带着草叶的清香和学员们的笑声,在能量网中轻轻流淌。
暖灵草的红色光晕与净毒草的金色绒毛在夜色中交相辉映,灵脉节点的水晶折射出七彩的光芒,照亮了每个学员眼中的希望。
我知道,这些年轻的守护者将带着断脉崖的故事和共生的智慧,走向阴阳两界的每个角落,让守护的火种燎原成海,让灵脉的光芒永不熄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