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的晨雾尚未散尽,紫竹林深处的青石上已凝结起一层薄薄的霜花。慈航道人正盘膝而坐,指尖捻着一串南海珠贝串成的念珠,每转动一颗,便有一滴甘露从净瓶中滴落,在身前的沙地上晕开一小片湿润。她的僧衣下摆沾着些许海草,那是昨夜为救一只搁浅的海龟时沾上的,此刻在晨光中泛着淡淡的青绿。
“玄门正统,岂容疑贰!”
一声怒喝如惊雷般炸响在紫竹林上空,震得竹叶簌簌作响,满地的莲花瓣也随之震颤。慈航道人猛地睁开眼,看见三道金光自云端坠落,化作三位身着紫袍的道人,正是阐教的三大士 —— 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与燃灯道人。他们脚踩祥云,袍袖间翻涌着昆仑山的仙气,与南海的咸湿水汽格格不入。
文殊广法天尊手中的慧剑斜指地面,剑身映出慈航道人藕荷色的僧衣,那光芒比十年前更加凛冽,仿佛要将她从里到外剖开。“师妹,你可知罪?” 他的声音里带着压抑的怒火,颔下的长须微微颤动,“背弃师门,私习释法,你这是要将三清的颜面丢尽吗?”
慈航道人缓缓起身,念珠在掌心滚动的速度慢了下来。她看见普贤真人手中的宝幢正散发着七彩霞光,那光芒照在紫竹林上,竟让部分竹叶褪成了金色 —— 那是玄门正统的法光,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三位师兄,” 她的声音平静得像不起波澜的海面,“道有三千,为何非要拘泥于玄门一脉?”
“放肆!” 燃灯道人往前踏出一步,眉心的天眼骤然睁开,射出一道金光落在慈航道人脚下。沙地上的湿润瞬间凝结成冰,那些被甘露滋养的莲根在冰层下发出痛苦的呻吟。“鸿钧老祖传下玄门大道,三清共掌天地秩序,你这是要另立门户,与天道为敌吗?”
慈航道人低头看着冰层下扭曲的莲根,忽然想起自己刚入玉虚宫时的情景。那时她还是个梳着双丫髻的小道童,总爱跟在文殊广法天尊身后,看他用慧剑劈开顽石。有一次她问:“师兄,石头里也有大道吗?” 天尊当时笑着摸她的头:“万物皆有灵,大道自在其中。” 可此刻,他眼中的包容早已被正统的执念取代。
“我从未想过与天道为敌。” 她抬起头,目光扫过三位师兄紧绷的脸,“只是十年前在孟津渡口,我看见数十万亡魂在玄门法光中哀嚎,他们不辨阐截,只知痛苦。那时我便想,若大道不能救苦,那它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一派胡言!” 普贤真人的宝幢突然拔高,霞光中浮现出无数玄门符文,那些符文在空中组成 “顺天应人” 四个大字,“封神大业本就是替天行道,些许牺牲在所难免。你这是妇人之仁,被心魔所惑!”
“心魔?” 慈航道人忽然笑了,笑声中带着一丝悲凉。她抬手解开颈间的珠贝璎珞,将其中一片递到文殊广法天尊面前。珠贝的光滑表面上映出一个模糊的身影 —— 那是万仙阵中被他一剑斩落的截教女仙,临死前眼中还带着对道的渴求。“师兄,你敢说你斩的每一个‘妖魔’,都是十恶不赦吗?”
文殊广法天尊的剑尖猛地一颤,慧剑上的寒光竟出现了一丝裂痕。他想起那个女仙在剑下化作飞灰时,曾喊出一句 “我本是瑶池莲童”,那时他只当是妖言惑众,此刻被珠贝映照,才发现那身影竟与记忆中瑶池边的某个仙童隐隐重合。
“妖言惑众!” 燃灯道人的天眼射出更烈的金光,将珠贝映出的影像击碎,“截教弟子勾结妖魔,祸乱朝纲,本就该斩草除根。你留着这些污秽之物,难怪会背离正道!” 他袍袖一挥,一股狂风卷向紫竹林,那些新生的红莲在风中苦苦支撑,花瓣被撕裂,散落在海面上。
慈航道人突然张开双臂,将净瓶挡在身前。甘露如瀑布般倾泻而出,在她与三位师兄之间筑起一道水墙。她看着那些被狂风摧残的莲花,眼眶微微发红:“他们也是天地孕育的生灵,凭什么因为出身截教,就要被剥夺生存的权利?”
“就凭玄门正统!” 文殊广法天尊终于动了真怒,慧剑直指慈航道人的眉心,“鸿钧法旨,三清定规,截教逆天而行,本就该覆灭。你为他们说话,莫非早已投靠了通天教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