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慧眼识珠 璞玉初琢

叶瑾修轻摇玉扇:丹药订单已排到三个月后,单靠我一人炼制,确实力不从心。

萧菱颔首:所以我想再添些人手。前台需要两个伶俐的伙计,百炼阁需要一位懂丹道的助手,一灵斋也需要个帮厨。

她顿了顿,最重要的是,需要一位灵植师。

楚云霄难得开口:人选需慎重。

自然。

当初萧菱力排众议,坚持将灵食店命名为“一灵斋”,并以亏本价提供基础灵食,其用意远不止于表面的慈善与引流。

在她融合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与社会洞察的思维深处,这更是一项着眼于未来的人才筛选与培养战略,是为她构想的那个庞大商业帝国,默默铺设第一条,也是最重要的一条人才通道。

创造一个绝佳的“观察窗口”与“筛选漏斗”,修真界传统收徒或招募,多看重先天灵根资质或即时战力。

但萧菱深知,对于一项长期事业而言,心性、品格、韧性与潜力往往比一时的修为更重要。“一灵斋”的“一元区”,恰恰为她提供了这样一个绝佳的、可持续的观察平台。

观察坚韧与志气:哪些散修会每日雷打不动地来购买这一块灵石的灵食?他们或许衣衫褴褛,但眼神是否依旧清澈坚定?在面对其他食客的嘲讽或自身困境时,表现如何?是怨天尤人,还是沉默坚韧?这份在逆境中不改其志的韧性,是成为核心骨干的重要品质。

辨识感恩与心性:当收到这份远超价值的“善意”时,不同的人反应截然不同。是觉得理所当然、甚至贪得无厌?还是会流露出真诚的感激,哪怕只是一个眼神、一句低声道谢?懂得感恩的人,忠诚度往往更高,更值得投入资源培养。

评估潜力与智慧:有些修士,或许现在修为低微,但他们是否会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灵食,仔细感受其对自己修行的细微助益?他们是否会敏锐地察觉到“一灵斋”与其他店铺的不同,并表现出好奇与探索欲?这种对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力和观察思考能力,暗示着其未来的成长潜力。

小主,

这个“一元区”,就像一个巨大的、自然的筛选漏斗,每天将海量的底层散修置于萧菱及其团队的观察之下。那些心性纯良、意志坚定、懂得感恩且具备潜力的“璞玉”,会在这个过程中被逐渐识别出来。

这个构建的低成本“培养皿”与“忠诚度孵化器”,一旦通过初步观察锁定目标,萧菱便有了下一步的打算。

阶梯式培养:对于筛选出的好苗子,“一灵斋”可以成为他们最初的舞台。从最简单的杂役做起如帮忙维持秩序、清扫,观察其责任心与执行力。表现优异者,可逐步接触更核心的工作,如处理低阶灵材、学习基础的灵食处理技巧,由陆瑶和柳芸灵厨指导。这是一个低风险、低成本的在职培训过程。

“知遇之恩”与归属感:在残酷的修真界,能给予底层修士一丝温暖和机会,所产生的凝聚力是巨大的。

被“一灵斋”选中并培养的人,会对这个集体产生强烈的归属感和忠诚度。这份源于雪中送炭的恩情,远比日后用重金招揽来的雇佣关系更为牢固。他们会将“一灵斋”视为改变命运的起点,从而愿意为之付出更多。

价值观的同化:在“一灵斋”的氛围中工作,耳濡目染之下,这些被培养者会自然而然地接受并认同萧菱所倡导的“于微末中援手,于同道中共生”的理念。这保证了未来团队核心成员在价值观上的一致性,减少了内部理念冲突的风险。

为未来布局储备多元化人才,萧菱的蓝图不仅仅是开店,她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

基层管理者:未来“一灵斋”或“百炼阁”开分店,需要大量可靠的店长、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