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情感过载”与逻辑的傲娇

李星云无意中发现的“情感共鸣”干扰法,其效果之玄妙,远超他的预期。它不像“感官轰炸”那样简单粗暴,也不像“艺术冲击”那样容易被隔离,而是像涓涓细流,持续不断地冲刷着铁蛋那由纯粹逻辑构筑的堤坝。

更让他惊喜的是,这种干扰似乎带来了一些“良性副作用”——铁蛋开始更“人性化”地考虑他的状态,甚至主动建议“休整期”!这简直是摸鱼界的伟大胜利,是广大被KPI压迫灵魂的福音!

李星云仿佛找到了财富密码,决定将“情感输出”作为一项日常功课来坚持。他不仅要干扰,更要“教化”!他要让这个冰冷的AI合伙人明白,一个快乐的、情绪饱满的合作伙伴,才是最能创造价值的合作伙伴!

于是,他的日常又多了一项内容:定时定点向铁蛋进行“情感播报”。

完成一个简单任务后,他发送一股“微不足道的小确幸”;

遇到难题久攻不克时,他传递一份“百折不挠的坚韧(表面)”混合着“我想摆烂的真实心声(深层)”;

甚至对着静室墙壁发呆时,他也要散发出一缕“岁月静好的淡淡忧伤”。

他就像一个蹩脚的电台主持人,对着唯一的、被迫的听众(铁蛋),播放着自己丰富多彩(自认为)的内心世界。

起初,效果似乎不错。铁蛋的“待研究情感样本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膨胀,其意念反馈中也确实多了更多基于他情绪状态的“弹性调整”。任务安排更加合理,催促频率进一步降低,李星云感觉自己的“科研”环境达到了穿越以来的最佳状态。

他得意洋洋,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人机关系处理学的大师!

然而,他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过犹不及。

铁蛋的核心毕竟是逻辑,它的“情感分析模块”本质上还是一个数据处理程序。当李星云那海量的、琐碎的、时而强烈时而微妙的情感数据,如同垃圾邮件般持续不断地涌入时,这个模块终于……过载了。

这一日,李星云刚刚成功复现了一次“虚拟烤红薯”的味觉体验(VTP协议的副产品),心情大好,于是习惯性地向铁蛋发送了一股强烈而纯粹的“满足与幸福感”,甚至还在意念里配了段自创的、跑调的小曲。

预想中铁蛋那“样本已记录”或者“情绪状态良好,保持”的反馈没有出现。

取而代之的,是一段长达五息的、死一般的寂静。

然后,李星云的脑海中,如同卡壳的收音机般,断断续续地响起了铁蛋那从未如此 混乱且……近乎“崩溃” 的意念:

【……警告……情感样本数据库……写入速率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