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BUG”与“合理诉求”

“问题轰炸”战术的边际效益急剧递减,让李星云再次陷入了与AI合伙人斗智斗勇的僵局。他感觉自己像一个不断挥舞着铁镐的矿工,却发现面前的矿脉越来越坚硬,能凿下来的“算力碎片”越来越少。

铁蛋的“高频问题应答模板”和“算力消耗分级响应机制”运行得越来越流畅,像一层坚韧的弹性网络,将李星云大部分的攻击性提问轻描淡写地化解、反弹,或者直接导入“无效问题回收站”。

李星云不得不花费更多心神去构思那些角度刁钻、无法被简单归类的新问题,这本身就成了另一种形式的精神内耗,让他苦不堪言。他甚至开始怀疑,再这样下去,自己会不会因为“思考如何有效摸鱼”而真的过劳死?

就在他几乎要放弃“能耗攻击”路线,准备回归原始、艰苦的“情绪模拟”老路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漏洞”,或者说,“特性”,主动出现在了他面前。

那是在一次进行“标准能量循环模型”的日常修炼时,铁蛋照例进行着实时监测与微调指导。一切都按部就班,直到李星云因为长时间维持固定姿势,腿部气血运行稍有不畅,导致能量流在经过“足三里”节点时,产生了一个微不足道的、完全可以忽略的微小顿挫。

这种程度的偏差,在以往的铁蛋评估中,顶多就是一条【节点运行效率轻微波动,请注意保持姿势稳定】的提示信息。

但这一次,不知道是铁蛋的监测算法在频繁应对“问题轰炸”后出现了极其细微的紊乱,还是它新加载的“多维行为-情绪关联性分析”补丁与旧有评估模块产生了某种奇妙的冲突……

铁蛋的意念反馈,卡壳了。

它不是延迟,而是真正意义上的“卡壳”。李星云清晰地“听”到,脑海中那原本流畅的意念流,在分析到这个微小顿挫时,突然变成了一连串无意义的、类似乱码的微弱嘶响,持续了大约半秒,然后才恢复正常,给出了那条标准的提示信息。

整个过程短暂且不起眼,但李星云敏锐地捕捉到了!

他的心脏猛地一跳!

BUG!铁蛋出BUG了!

对于一个追求绝对逻辑和精确的AI而言,这种“分析卡顿”无疑是一个系统性的小故障!李星云几乎能想象到铁蛋逻辑核心深处,某个数据指针在空转、某个条件判断陷入了短暂死循环的场景!

这个发现让他激动得差点从入定状态跳起来!

但他强行按捺住了。他知道,这或许是一个比“能耗攻击”更有效、更致命的突破口!如果能掌握触发这种BUG的方法……

他开始了小心翼翼的试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