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弄瓦之喜 稚子背书惊四座

------

第三十三章 弄瓦之喜 稚子背书惊四座

经历了李秀娟生产那场有惊无险的忙乱后,陈家上下对于即将到来的第二个新生命,更多了几分有条不紊的准备和沉静的期待。王氏更是被陈满仓父子严令禁止再外出操劳,全心全意留守家中,时刻关注着大儿媳张桂娘的状况。毕竟她的产期,也就在这几日了。

果然,就在李秀娟生产后不到五天的一个午后,天色略显阴沉,微风带着些许凉意。张桂娘正坐在堂屋窗边,就着天光给即将出世的孩子缝制小衣,忽然觉得腹中一阵紧过一阵的坠痛袭来,针线活计再也做不下去。

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这次陈家众人虽然紧张,却并未慌乱。陈延峰立刻放下手中的活计,快步上前扶住妻子,声音沉稳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桂娘?是不是……?”

张桂娘忍着痛,点了点头,额角已有细汗渗出。

“娘!桂娘怕是要生了!”陈延峰立刻朝屋里喊道。

王氏早已准备就绪,闻声立刻从屋里出来,脸上是凝重却镇定的神色:“快,扶桂娘回房躺着!延峰,你去烧热水!老头子,你去看看郎中和接生婆在不在家,请他们随时准备着!”吩咐完毕,她又对一旁有些无措的李秀娟道:“秀娟,你身子还没好利索,回屋歇着,看好孩子,这边有娘呢。”

安排得井井有条。

陈彦这次没有往外跑,他被祖父陈满仓留在了身边。陈满仓自己则快步出门去请郎中和接生婆。陈彦紧紧挨着父亲陈延峰,看着父亲虽然动作麻利地往灶膛里添柴烧水,但那紧抿的嘴唇和偶尔投向紧闭房门的、充满担忧与焦灼的眼神,泄露了他内心的极度不平静。

陈延峰几乎是无意识地重复着添柴的动作,耳朵却竖得老高,捕捉着房里传来的任何一丝动静。每一次听到妻子压抑的闷哼声,他的眉头就会狠狠皱一下,添柴的手也会微微一顿。他不敢像二弟那样失态地踱步,但那种沉默的、深沉的紧张,却更加令人揪心。

陈彦仰头看着父亲紧绷的侧脸,小手悄悄握住了父亲因烧火而略显粗糙的大手。陈延峰感受到儿子的安慰,低头勉强对他挤出一个笑容,反手用力握了握儿子的小手,仿佛从中汲取着力量。

或许是有了经验,或许是张桂娘身体本就强健,这次的生产过程似乎比李秀娟那次要顺利一些。痛苦的呻吟声持续时间并不算太长。

约莫一个多时辰后,在一阵明显的用力声后,一声同样响亮却似乎稍显纤细一些的婴儿啼哭声,清脆地从房内传了出来!

“哇啊——哇啊——”

哭声不如前几天那个侄子那般浑厚有力,却别有一种清越之感。

陈延峰猛地站起身,因为蹲得太久,眼前甚至黑了一下,他踉跄一步,扶住灶台才站稳,眼神死死地盯着房门。

很快,房门打开,接生婆笑着走出来,这次的话却有所不同:“恭喜延峰!贺喜延峰!是个俊俏的姐儿!母女平安!”

姐儿!是个女儿!

陈延峰愣了一瞬,随即,一种难以言喻的、混合着巨大安心和莫名柔软的情绪瞬间席卷了他!他重重地松了一口气,一直紧绷的肩膀彻底垮了下来,脸上露出了一个极其复杂却又无比真实的笑容,有欣慰,有激动,还有一种初得娇女的不知所措。

“好……好……平安就好……平安就好……”他喃喃着,声音有些沙哑,眼眶微微发热。

陈彦也听到了,是个妹妹!他之前许的愿实现了一半!他高兴地跳了起来:“爹!是妹妹!我有妹妹了!”

这时,陈满仓也请了郎中过来(郎中随后进屋查看了产妇和婴儿,确认无恙),听到是孙女,老脸上也露出了开怀的笑容:“好好好!孙女好!儿女双全,是大福气!咱们老陈家这是真的要开枝散叶,人丁兴旺了!”

消息传开,陈家沟的村民们再次携带着鸡蛋、红糖等物前来道贺。虽然不如生孙子时那么轰动,但“儿女双全”本身就是一桩值得羡慕的大喜事,祝福声依旧充满了小院。

又过了两日,待到张桂娘和新生儿都稍事安顿,另一批重要的客人登门了——张桂娘的娘家人,也就是陈彦的外公、外婆、舅舅一家,特意从镇上赶了过来。

外公张老汉是个面容清癯、精神矍铄的老人,穿着一身干净的细布长衫,透着镇上人家特有的几分体面。外婆则是个慈眉善目的老太太。同来的还有陈彦的大舅张守业、大舅妈以及他们十岁的儿子,也就是陈彦的表哥张宏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