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有一部分,交由你们支配,具体比例看干什么事。”
“另外,零花钱这块,也不用像以前那么紧了。”
“老大快成年了,又涉及到要处对象,每个月有20的零花钱,跟人家李小翠出去,不要给娘省钱。”
“福兰,也不小了,平日胃口大,零花钱十块。”
“至于老三,每个月两块。”
宋福根快哭了,他也得谈.....不对,他也得青梅竹马啊。
幸好,小金库,还剩十几块钱。
这事定下之后,大家的心情明显都好了不少,显然不管什么时候,钱都能解决8成的烦恼。
剩下的两成,一成是钱解决不了,一成则是......钱不够。
至于买缝纫机的事,全票获得了同意,明天去镇上将钱带够了就行。
工业卷,上次卖雪灵芝的时候,宋福根已经给了李小翠几十块钱,让她帮着收一些。
没办法,宋家的粮本上有各种米面粮油,白糖,棉花的定量,就是没有工业卷。
至少,未来几年,这个东西都很稀缺。
其实,工业物资紧张,产能不够是一方面。
更主要的是,和北边的老毛子关系不好,加上老毛子和灯塔国的斗争形势。
整个六,七十年代,国内的工业体系,基本都是为了打第三次世界大战准备的,包括大炼钢,三线建设,1亿民兵.......
多数的工业产出,都投在了军事和国防建设上,留给民生的自然就少了,就需要凭票供应。
好在,因为华夏和灯塔关系的改善,老毛子那边主动伸出了橄榄枝,战争的威胁基本消除。
加上一号首长,定下了改开的国策,从分地到户,再到个体户,再到大裁军......
用不上几年,各种粮票,工业卷,食品卷......
还有,从没有华侨消费的华侨商店,全都被扫进来了垃圾堆。
甚至供销社,也会被逐渐淘汰.....
将来,李小翠同志要么买断工龄,要么转岗去其他单位。
这顿饭,一家人吃的火热,言语中,满是对未来生活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