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石一号”的成功与三井住友信托的订单,为默薇资本注入了强劲的动力,但也带来了“成长的烦恼”。公司规模扩张的速度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陈默不得不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内部架构的优化和战略方向的把控上。
一周的高层会议密集而高效。陈默与核心团队重新梳理了公司未来三年的发展蓝图。
“我们不能只做一家‘产品公司’。”陈存在战略会议上指出,目光扫过在座的林薇、零、老费舍尔以及几位新任高管,“我们的核心优势在于对底层技术趋势的洞察和提前布局。‘基石一号’是我们的第一块敲门砖,但绝不是唯一的一块。”
他让零展示了最新的行业分析报告。
“除了硬件安全,我们认为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基础设施、跨链互操作性协议,以及基于零知识证明的隐私计算领域,存在巨大的市场空白和投资机会。”零的声音冷静而客观,“这些领域的技术尚处早期,但爆发潜力巨大,与我们的安全核心能力可以形成强协同。”
陈默接过话头:“所以,接下来,默薇资本要双线并进。第一条线,由林薇和费舍尔先生负责,继续深耕‘基石’产品线,迭代升级,并拓展至物联网、车联网等更广阔的硬件安全市场。第二条线,”他顿了顿,目光投向一位新招募的、出身于顶级加密货币基金的年轻总监,“由李文负责,成立‘默薇前沿基金’,专注于投资和孵化上述领域的早期顶尖团队。资金从我个人的比特币收益和公司利润中划拨,首期规模五千万美元。”
这个决定犹如平静湖面投入的一颗石子,激起了会议室里的层层涟漪,引起了一阵轻微的骚动。人们交头接耳,窃窃私语,对这个突如其来的决定议论纷纷。
成立风险基金,这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商业决策,更意味着默薇资本将迎来一场重大的战略转型。从一家专注于技术产品的公司,逐步蜕变为一个涵盖“技术+生态+投资”的综合性科技巨头。这样的转变,无疑需要巨大的勇气和魄力,以及高瞻远瞩的眼光。
林薇静静地坐在会议室的一角,目光落在台上那个正慷慨激昂地阐述着计划的男人身上——陈默。他的每一句话都充满自信和决心,仿佛这个决定已经在他心中酝酿已久。
林薇凝视着陈默,眼中流露出毫不掩饰的欣赏之情。她知道,陈默从来都不是一个满足于现状的人,他的目光永远不会局限于眼前的一城一池。他的棋盘,是整个数字未来的版图,他所追求的,是在这片广袤的领域中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辉煌。
会后,陈默特意留下林薇和李文,就前沿基金的首批考察项目进行了深入讨论。李文准备了几个极具潜力的早期项目,其中一个专注于开发新型跨链桥协议的学生创业团队,引起了陈默的特别注意。
“这个团队的技术思路很独特,避开了现有跨链方案的一些固有缺陷。”林薇从技术角度给出了高度评价,“虽然还很稚嫩,但值得下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