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格湖畔的那个吻,如同一个无声的契约,彻底明确了陈默与林薇之间的关系。回到酒店后,两人之间的气氛变得更加自然和亲密,一个眼神的交汇,一次不经意的触碰,都带着心照不宣的暖意。但这种亲密并未影响工作的节奏,反而因为更深层次的信任,使得合作更加默契。
第二天,与三家顶级风投的初步接触同时展开,方式都是通过高度加密的视频会议。
首先接触的是瑞士的“阿尔卑斯成长基金”(AGF)。对方派出的是一位头发花白、气质严谨的合伙人,开场便直接聚焦于技术细节和专利壁垒,问题尖锐而专业。林薇再次展现了她的技术深度,对答如流。但当谈到估值和股权结构时,AGF表现出强烈的控制欲,希望获得董事会席位和关键技术决策的一票否决权。
“技术很出色,但商业化路径需要更稳健的引导。”AGF的合伙人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强势。
陈默礼貌地结束了会议,未做任何承诺。
第二家是英国的“深科技伙伴”(DTP)。他们的团队更年轻,氛围也更活跃,对ABS的技术前景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甚至在会议中就开始讨论全球市场推广的构想。然而,他们的估值相对保守,且资金规模似乎无法单独支撑ABS的快速扩张。
“我们非常看好你们!绝对是颠覆性的!我们可以作为领投方,再帮你们引入其他投资者……”DTP的负责人热情洋溢。
陈默同样感谢了他们的兴趣,表示会考虑。
最后一家是卢森堡的“全球创新资本”(GIC)。主持会议的是一位亚裔女性合伙人,名叫李琬,冷静、犀利,目光如炬。她几乎没有寒暄,直接抛出了一份极其详尽的、关于ABS技术在不同应用场景(不仅仅是金融)下的市场分析报告,其深度和远见让陈默和林薇都暗自惊讶。
“我们不只想投资一家公司,我们想投资一个生态。”李琬的声音清晰而冷静,“‘默薇资本’的视野和执行力让我们印象深刻。我们愿意给出最高的估值,并且只要求观察员席位,不干预日常运营。但我们需要独家投资权,并且希望在未来亚洲市场的拓展中,拥有优先合作权。”
GIC的条件无疑是最优厚的,既给予了充分的自主权,又展现了强大的资金实力和战略眼光。那个“亚洲市场优先合作权”的条款,更是与陈默下一步的计划不谋而合。
会议结束后,陈默和林薇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相同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