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东,新建的皇家学院大门前。
人群如潮。
有穿着儒衫的读书人,有扛着锄头的农夫,有面黄肌瘦的妇人,还有不少怯生生的小姑娘,躲在大人身后偷偷张望。
报名处的桌子摆了十几张,每张桌子前都排着长龙。
负责登记的官吏擦着汗,手里的毛笔几乎没停过。
“下一个!”
一个农夫搓着手,小心翼翼地走上前。
“俺……俺想让俺家丫头来念书。”
官吏头也不抬。
“名字。”
“二妮。”
“姓什么?”
农夫愣住了。
他挠了挠头,憋了半天。
“俺家没姓……”
官吏终于抬起头,看了他一眼。
“你叫什么?”
“李狗蛋。”
官吏嘴角抽了抽。
“那你闺女就姓李,叫李二妮。”
农夫眼睛一亮,连连点头。
“对对对!俺闺女姓李!”
他转过身,朝着人群里招手。
“二妮!快过来!你以后就叫李二妮了!”
人群里走出一个瘦小的女孩,大概十来岁,头发黄黄的,眼神怯怯的。
官吏看了她一眼,在册子上写下名字。
“回去等消息,半个月后开学。”
农夫千恩万谢地拉着女儿走了。
刚走出几步,就被一群围观的儒生拦住。
为首的是个穿着青袍的老者,胡子花白,手里拿着一把折扇。
“站住!”
农夫吓了一跳。
老者指着他的鼻子,声音尖利。
“你这个目不识丁的莽夫!你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你把闺女送来念书,就是在败坏人伦,辱没祖宗!”
“女子无才便是德!你让她读书识字,她以后还嫁得出去吗?”
农夫被骂得满脸通红,却不敢反驳。
李二妮躲在他身后,眼眶红了。
老者见他不说话,更加得意,转身看向围观的人群。
“诸位父老乡亲,你们都听好了!”
“这皇家学院,就是在毁我中原正统!”
“女子读书,有违天道!”
“今日送女儿来念书,他日必遭天谴!”
围观的百姓窃窃私语。
有人犹豫了,拉着自家闺女转身就走。
老者见状,更加得意。
就在这时,一个穿着麻布衣裳的中年汉子从人群里挤了出来。
他叫王铁柱,是个铁匠。
他走到老者面前,上下打量了他一眼。
“你说女子读书有违天道?”
老者昂着头。
“自然!”
王铁柱冷笑一声。
“那我问你,宁国那边,女子不也读书吗?”
“怎么没见他们遭天谴?”
“反倒是国库充盈,百姓富足?”
老者脸色一僵。
“那是孙绍以奇技淫巧蛊惑人心!”
王铁柱啐了一口。
“少扯这些没用的!”
他指着报名处的告示。
“你看见没有?送闺女来念书,每个月能领一斗米,半斤盐!”
“还能减免三成田税!”
“这是真金白银!”
他转过身,看向围观的百姓。
“大伙儿都是穷苦人,谁家不缺粮?”
“送闺女来念书,又能识字,又能领粮,还能减税!”
“这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你们听这些酸儒的,饿死了他们管吗?”
人群里爆发出一阵骚动。
是啊。
谁家不缺粮?
一斗米,半斤盐,这可是能救命的!
那些本来犹豫的百姓,又转了回来,重新排到队伍里。
老者气得浑身发抖。
“你!你这是强词夺理!”
王铁柱瞪着他。
“我强词夺理?那你倒是给我一斗米啊!”
“你给吗?”
老者语塞。
王铁柱冷笑一声,拉着自家闺女,转身就走。
老者气得跺脚,指着王铁柱的背影破口大骂。
但没人理他。
报名处的队伍越排越长。
……
皇宫。
御书房。
曹操坐在龙椅上,手里拿着一份奏折。
奏折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皇家学院的报名情况。
三天时间,报名人数已经超过五千。
其中,女学生占了一半。
曹操放下奏折,看向站在一旁的诸葛亮和郭嘉。
“你们这一招,倒是狠。”
诸葛亮轻摇羽扇。
“陛下,民以食为天。”
“只要有粮,就能收买人心。”
郭嘉咳嗽了两声。
“不过,光有粮还不够。”
“那些儒生不会善罢甘休的。”
曹操眯起眼睛。
“他们敢怎么样?”
郭嘉看着窗外,声音低沉。
“臣担心,他们会闹出人命。”
曹操脸色一变。
就在这时,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