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刘复巡视,阉了贪吏

初平五年(194年)二月,

凛冬已过,春寒未消。

魏王刘复的车驾自陈留出发,沿官道向东而行。

数千亲卫在典韦的率领下,护卫在刘复车驾四周。

此行名为,实则是要亲眼看看土地新政推行一年后的成效。

初步规划是巡视四州之地,环绕一圈正好回陈留。

典韦披甲执戟,骑马随行在侧,一双虎目不断扫视四周。

这位魏王亲卫统领虽沉默寡言,但每逢刘复出巡,必寸步不离。

“主公,前面就是济阴郡了。”

谋士周元指着远处隐约可见的城郭说道。

这位出身寒门的年轻文士,因早年就跟随刘复,经过刘复亲自栽培,

加上自己努力与学,如今不仅文事精通,智谋不凡,还精通算术而被刘复新任提拔,如今已是王府的重要属官。

刘复微微颔首,掀开车帘望去。官道两旁,新垦的农田整齐如棋盘,田间已有农人开始春耕。

与往年不同的是,这些田地不再被高大的庄园围墙分割,而是连成一片,每隔百亩便立着一块刻有“魏王授田”字样的界碑。

“去问问那些农夫。”

刘复突然吩咐道。

车驾停在一处田埂旁。

几个正在翻地的老农见贵人到来,慌忙行礼。

“老丈请起。”

刘复亲手扶起为首的老者,

“去岁收成如何?”

老者颤巍巍答道:

“托魏王的福,小老儿家分得三十亩地,去岁缴完官粮,

还剩粟米二十石,够全家吃到新粮下来。”

说着竟抹起眼泪,

“自打记事起,家里从未有过自己的田地……”

周元迅速在竹简上记录:

济阴郡东阿县,授田农户王五,三十亩,岁余二十石。

刘复又连续询问了七八户农家,得到的回答大同小异。

最令他意外的是,有个叫李二的壮年农夫竟能准确说出新政条款:

“回大王的话,按魏王规定,我家五口人共分五十亩,

其中十亩永业田可到官府登记后将租用权传于子孙,四十亩口分田六十岁后若无劳动能力则归还官府……”

“你识字?”

刘复惊讶道。

李二憨厚地笑了:“村里办了义学,小的晚上去听先生讲课。”

夕阳西下时,刘复站在田埂上远眺。

暮色中,炊烟从新建的茅舍升起,取代了昔日士族庄园的刁斗森严。

典韦忽然低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