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来戏志才。
“志才,”
刘复放下笔,看向这位心腹谋士,
“主簿之位,对你而言是屈才了。
如今我们已非困守一隅之时,外间风云激荡,敌友难辨。
我需要一双眼睛,一对耳朵,能刺探四方,洞察幽微。
这玄耳阁,便是我们的耳目喉舌,专司情报收集、分析与传递。”
戏志才眼中精光一闪,并无推辞,反而透出几分被委以重任的兴奋:
“主公深谋远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情报乃决胜之先机。
属下必竭尽全力,为公安置耳目于千里之外,洞察秋毫于帷幄之中。”
他立刻进入角色,
“当务之急,是建立陈留郡内及周边要地的情报网络,特别是郡治陈留、长社前线、以及兖、豫、徐三州交界动向。
此外,朝廷动向、各方势力对主公的态度,亦是重中之重。”
“其一,陈留太守处。
我等在圉县、襄邑连战连捷,声威大振,民间皆称颂主公。
然郡守府府君幕僚中似有微词,言主公收编降卒,广置庄园,私兵过盛,恐有尾大不掉之患。
虽府君目前尚无明确表示,但猜忌之心,恐已暗生。”
戏志才语速平稳,却点出了潜在的危机。
刘复冷哼一声:
“意料之中。
我非其嫡系,又崛起太快,他若毫无反应才是怪事。继续留意,看他下一步动作是拉拢还是打压。
若他聪明,就该上表为我请功,把我推出去。”
“其二,”
戏志才继续道,
“朝廷方面。皇甫嵩、朱儁两位中郎将在颍川与波才激战,不能胜。
然朝廷封赏,向来论资排辈,讲究门第根基。
主公虽战功赫赫,且朝中无人奥援啊!
属下担心,即便太守肯上表,封赏亦可能远低于预期,甚至可能被调离陈留,派往他处作战。”
这才是戏志才真正忧虑的地方。刘复的根基在陈留,这里的庄园、兵源、初步建立的人脉和影响力,都是他心血所在。
一旦被调走,如同无根浮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