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没有废话,直接开始讲解“薪火阵列”的初步构想。惨白色的幽光在他指尖流转,在空中勾勒出一个个复杂到令人头晕目眩的立体符文结构,它们彼此嵌套、连接,构成一个以“源点之种”为核心、林守墨的“枢”之力为能量脉络的庞大网络。
“阵列的核心是‘界定’与‘生机’。”白夜指着空中的光图,“以‘枢’之力划定‘存在’的领域,隔绝‘归墟’的侵蚀,此为‘薪’之基。以‘源点之种’散发生机,净化黑暗,点燃希望,此为‘火’之源。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赵明宇立刻投入工作,他的设备开始扫描记录这些符文结构,超级计算机全速运转,进行模拟推演和漏洞排查。“能量节点连接方式存在十七处冗余和三个逻辑悖论,建议优化。第三能量回路的稳定性不足,需要增加缓冲结构……”他冷静地提出修改意见,用冰冷的逻辑挑战着白夜那源于混沌直觉的阵法设计。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白夜先是挑眉,随即露出了遇到有趣挑战般的表情,与赵明宇就阵法的细节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甚至争辩。令人意外的是,他并未固执己见,对于赵明宇提出的、基于严谨计算的有效建议,他大多从善如流,只是偶尔在某些涉及混沌本质和规则层面的关键节点上,坚持自己的设计。
苏小婉则静坐一旁,灵觉全面展开,细细感知着阵法雏形形成时,与周围空间的交互,以及那若有若无的、来自“源点之种”的温暖波动与遥远“信标”的阴冷共鸣。她需要熟悉这种能量环境,为将来阵列正式启动时的监控做准备。
陈昊则如同门神般守在天文台的入口处,纯阳罡气内敛,但精神高度集中,警惕着任何可能来自外界的打扰。他能感觉到,随着阵法雏形的逐渐清晰,这片区域的空间似乎变得更加“坚固”,但也更容易吸引一些“不干净”的东西。
林守墨作为未来的阵眼,需要理解并熟悉整个阵列的每一个细节。他体内的“枢”之力与白夜勾勒出的阵法结构产生着微妙的共鸣,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与对未知力量的敬畏交织在心间。他不仅要作为能量的通道,更要在关键时刻,引导和掌控这股足以影响世界命运的力量。
合作在一种紧张而高效的氛围中展开。信任依旧稀薄,但基于共同威胁和目标的协作关系,正在艰难地建立。
就在“薪火阵列”的雏形于天文台内逐渐成型的同时,青州大学内部,一些微妙的变化正在悄然发生。
首先是动植物。校园里一些敏感的植物出现了不正常的枯黄或过度繁茂,一些小动物显得焦躁不安,或是莫名地聚集在某些区域,比如……老校区那片废弃的防空洞附近。
其次是部分学生。一些本就精神敏感或体质特殊的学生,开始反映做噩梦,梦境中充斥着黑暗、坠落和被吞噬的感觉。少数人甚至出现了短暂的失神或幻听,仿佛听到某种来自地底的低语。
秦清领导的特殊刑侦支队加强了对校园的监控,这些异常情况都被记录下来,汇集成报告送到了她的桌上。
“能量读数在老校区防空洞区域持续异常升高,与之前发现的‘呼应点’特征吻合。”队员汇报着,“但波动极其隐蔽,难以精确定位源头。另外,我们监测到有多股微弱的、带有暗渊特征的能量流,正在向青州大学方向渗透,意图不明。”
秦清眉头紧锁。墨渊的阴影并未远离,反而因为“信标”的激活和“薪火阵列”的筹备,而变得更加活跃和诡秘。她下令加大巡查力度,尤其是对后山天文台和老校区防空洞的监控,同时协调校方,以修缮管道、防治白蚁等名义,开始对老校区地下管网进行有限的探查。
然而,暗渊的渗透比想象中更无孔不入。
一名被暗中蛊惑的校工,利用职务之便,在距离天文台不远的一处树林里,埋下了一个刻画着扭曲符文的黑色石片。石片落地后,便如同融化般渗入地下,消失不见,只在原地留下了一缕极淡的、与“呼应点”同源的黑暗气息。
一名心灵防线较弱的学生,在深夜路过老校区时,被防空洞深处逸散出的低语所影响,神情恍惚地在那里徘徊了半夜,直到被巡逻的保安发现才清醒过来,对自己之前的经历毫无记忆,只感到无比的疲惫和心悸。
这些看似孤立的事件,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虽然微小,却预示着湖底暗流的汹涌。墨渊的“眼睛”和“触手”,正在从各个角落,窥伺着“薪火”的点燃,并悄然布置着应对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