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裂隙微光

第11章:裂隙微光

墨渊败亡带来的短暂平静,如同暴风雨眼中虚假的安宁。青州大学表面上恢复了往日的节奏,但知情者心中的弦却从未真正放松。林守墨体内的“枢”之力在经历那场惊天动地的爆发后,重新归于一种深沉的蛰伏,如同休眠的火山,力量犹在,却更需要精微的掌控与引导。他不再像最初那样对这份力量充满恐惧与排斥,而是开始尝试着去理解、去沟通,如同驯服一头沉睡的巨兽。

团队的其他成员也在各自的轨道上努力着。陈昊的伤势在纯阳体质和药物的双重作用下恢复得很快,他开始更加系统地练习林守墨传授的导引法门,尝试将一身澎湃阳气炼化为更凝练、更易操控的“纯阳罡气”。苏小婉则花费大量时间静坐冥想,梳理着灵觉中残留的、来自暗渊和“枢”之力的庞大信息碎片,努力提升自己的承受力和分辨能力。赵明宇几乎住进了他的“技术工坊”,基于上次战斗的数据,疯狂迭代着他的探测设备和灵能干扰装置。

这日午后,林守墨正坐在公寓里,对着一卷师父留下的、关于能量精细操控的笔记蹙眉思索。笔记上的文字古奥,配图抽象,许多关窍需要结合自身实践才能领悟。他尝试着将一丝微不可查的“枢”之力引导至指尖,那银白色的光晕如同呼吸般明灭,试图在虚空中勾勒一个最简单的稳固符文。然而,力量稍一波动,符文结构便瞬间崩溃,消散于无形。

“还是不行……”林守墨叹了口气,揉了揉眉心。力量的层级太高,反而使得这种基础的精微操控变得异常困难,就像试图用万吨水压机去雕刻微雕。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他低声念诵着道典中的句子,试图平复有些焦躁的心境。

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打断了他的思绪。门外是赵明宇,他抱着平板电脑,脸上带着一种混合着兴奋与凝重的奇特表情。

“林老师,有发现!”赵明宇快步走进来,将平板电脑屏幕转向林守墨,“你还记得我们之前清理仓库战场时,我收集了一些环境残留的能量尘埃吗?”

林守墨点了点头,那是在秦清的人完成主要清理后,赵明宇坚持要做的“采样”。

“我用了七天时间,尝试了十七种不同的算法模型进行逆向分析和溯源模拟,”赵明宇的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调出复杂的波形图和能量流示踪图,“排除掉你和白夜的能量特征,再过滤掉墨渊那过于强烈的‘幽噬’主波段……我发现了一些非常微弱的、但性质截然不同的‘残留信号’。”

屏幕上,几条极其细微、几乎淹没在背景噪音中的能量轨迹被高亮显示出来。它们的频率非常奇特,时而活跃,时而沉寂,仿佛遵循着某种独特的节律。

“这些信号不属于我们已知的任何能量体系,也与暗渊的主流力量特征不符。”赵明宇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闪烁着技术宅特有的光芒,“更重要的是,根据它们的衰减模型和空间分布进行反推……它们的源头,并非完全指向仓库内部,有一部分……似乎指向校外,而且是在战斗发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林守墨的神色瞬间变得严肃起来。战斗前就已存在,性质独特,不属于已知体系……这意味着,在墨渊发动最终仪式之前,或许就有其他“东西”在场,或者,暗渊内部存在着连墨渊都可能未曾完全掌握的力量分支?

“能追踪到更具体的位置吗?”林守墨沉声问道。

“很难。”赵明宇摇了摇头,“信号太微弱,而且断断续续。我只能大致圈定几个可能的区域,都在城西老城区一带,那里环境复杂,干扰源也多。”他顿了顿,补充道,“不过,我设计了一个新的动态捕捉算法,如果这些信号再次出现,哪怕只有一瞬,我也有把握锁定它的大致源头。”

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发现。墨渊虽死,但暗渊组织树大根深,其内部结构和隐藏的力量可能远超想象。这些奇特的“残留信号”,或许就是揭开冰山一角的线索。

就在林守墨和赵明宇深入研究那些奇异信号时,苏小婉也遇到了不寻常的事情。

为了锻炼灵觉,她最近常去校园里一些历史悠久、传闻较多的地方进行“感应”练习,比如钟楼、老图书馆以及那片发生过初次交战的后山废弃植物园。大多数时候,她感知到的都是一些游离的、微弱的校园灵体残留意念,或者沉淀的历史气息,并无特别。

但今天,当她独自坐在老图书馆靠窗的角落,尝试将灵觉如同蛛网般轻柔铺开时,一种极其隐晦的“视线感”忽然掠过了她的感知边缘。那并非恶意,也非善意,而是一种……纯粹的、带着某种好奇的“观察”。

那感觉一闪而逝,快得几乎让她以为是错觉。她猛地睁开眼,环顾四周,阅览室里只有几个埋头看书的学生,窗外阳光明媚,一切正常。

小主,

她蹙起眉头,再次闭上眼睛,将灵觉集中,仔细搜寻。这一次,她捕捉到一丝极其微弱的、如同水晶风铃轻轻碰撞的“回响”,这“回响”中带着一种与她自身灵媒体质隐隐共鸣的纯净气息,但性质却截然不同。如果说她的通灵是连接“此岸”与“彼岸”的桥梁,那这股气息则更像是在“此岸”的内部,某种更加精微、更加接近世界本源的层面产生着涟漪。

这感觉同样转瞬即逝,无法追踪。苏小婉心中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确信,那不是普通的灵体,也不是暗渊的邪祟。那会是什么?

傍晚,团队在林守墨公寓例行碰头。苏小婉提起了白天的奇特感应。

“一种……观察的视线?还有纯净的共鸣回响?”林守墨沉吟着,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这描述与他所知的各种存在都对不上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