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章 镜影初现
青州大学的秋日,总带着一种被时光滤过的柔和。梧桐大道上,巴掌大的叶片从深绿渐染成焦糖色,边缘蜷曲着细小的枯黄纹路,风一吹,便打着旋儿落在青灰色的石板路上,积起薄薄一层,踩上去会发出细碎的 “沙沙” 声。正午的阳光穿过疏朗的枝桠,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斑,像撒了一把碎金,落在抱着课本匆匆走过的学生肩头 —— 有人穿着浅杏色针织衫,袖口沾着半片梧桐叶;有人背着洗得发白的帆布包,包侧挂着的钥匙串叮当作响;还有情侣并肩走着,男生偷偷把女生的手揣进自己的卫衣口袋,女生笑着捶了他一下,声音轻得像羽毛。
这片看似寻常的校园烟火气里,林守墨的身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他穿了件深炭灰色的连帽外套,布料是基地特制的、能微弱屏蔽能量波动的材质,拉链拉到胸口,遮住了锁骨处若隐若现的暗金色纹路 —— 那纹路像凝固的岩浆,在皮肤下流淌时会泛出极淡的光泽,此刻却被刻意压制,只在领口偶尔露出的缝隙里,能看到一丝近乎金属反光的痕迹。他的步伐不快,鞋底碾过落叶时没有停顿,却也没有发出声音,仿佛身体与周围的空气达成了某种微妙的平衡。
走近些看,会发现他的状态比表面更疲惫。眼尾有淡淡的青黑,是长期维持体内力量平衡导致的精神透支;原本总是带着温和笑意的嘴角,此刻抿成一条平直的线,只有在看到两个学生为了一道数学题争论时,瞳孔里才闪过一丝极淡的、属于 “林老师” 的温度,随即又被更深的沉静覆盖。
他的感知像一张细密的网,悄无声息地铺开。空气中除了草木的清香、食堂飘来的饭菜味,还藏着一丝极其微弱的、属于 “协议” 的冰冷残留 —— 那是数月前 “摇篮” 侵蚀时留下的痕迹,虽已稀释到近乎无,却仍能被他体内融合的 “协议” 逻辑捕捉到。这种残留像细小的刺,时刻提醒着他:所谓的 “平静”,不过是暴风雨后的短暂喘息。
口袋里的通讯器震动了一下,是基地发来的低优先级报告。他指尖划过屏幕,目光扫过 “女生宿舍 7 号楼 315 寝室”“夜间异响”“穿衣镜” 几个关键词时,脚步微微顿了顿。
若是半年前,他或许会把这归类为学生间的玩笑 —— 宿管阿姨总爱传些 “某栋楼的镜子会发光”“深夜走廊有脚步声” 之类的闲话,最后大多是水管老化、风穿窗户的误会。但现在,他的感知告诉他,事情没那么简单。
他抬头望向女生宿舍区的方向,7 号楼就在不远处,红砖墙上爬满了半枯的常春藤,藤蔓的枯叶像褐色的鳞片,贴在砖缝里。阳光照在楼体西侧,东侧却像笼罩着一层极淡的阴影,不是云层造成的,而是某种…… 空间层面的 “不协调”。
林守墨把连帽衫的帽子轻轻拉上,遮住了额头,转身朝着 7 号楼走去。
7 号楼的楼道里飘着淡淡的消毒水味,混合着女生们常用的薰衣草洗衣液香气,二楼转角处还贴着一张泛黄的 “节约用水” 标语,边角卷了起来。宿管张阿姨坐在值班室里,戴着老花镜织毛衣,毛线是鲜艳的玫红色,针脚有些歪歪扭扭。看到林守墨进来,她放下毛线针,笑着起身:“林老师啊,今天怎么有空过来?是不是又有学生调皮了?”
“张阿姨,315 寝室的同学说最近夜里有异响,我过来看看。” 林守墨的声音放得温和,刻意压下了体内力量带来的低沉共鸣,“她们现在在寝室吗?”
“在呢,晓芸请假回家了,剩下三个丫头中午没出去。” 张阿姨领着他往三楼走,楼梯扶手被磨得发亮,“说是什么镜子响,我去查了两回,啥也没有,估计是她们小姑娘胆儿小,听岔了。”
刚踏上三楼的台阶,林守墨的眉头就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
那股 “剥离感” 更清晰了。不是触觉上的,而是感知层面的 —— 光线在这里似乎慢了半拍,他看到窗外的梧桐叶飘落时,影子在地面的移动有细微的延迟;张阿姨的脚步声 “嗒嗒” 响着,却像隔着一层薄纱,听起来有些发虚。更奇怪的是,他的指尖传来一阵极淡的凉意,那是体内 “协议” 逻辑在自发运转,试图解析周围空间的规则 —— 这通常只在遭遇 “协议” 相关异常时才会出现。
315 寝室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女生们压低的说话声。林守墨敲了敲门,门内的声音瞬间停了,过了几秒,一个脑袋探了出来。
是李萌,舍长。她穿了件印着小熊图案的粉色睡衣,头发用皮筋随意扎在脑后,露出的额头有些泛油,眼下的黑眼圈重得像涂了墨,显然是没睡好。看到林守墨,她眼睛一下子睁大了,连忙把门拉开:“林老师?您怎么来了?快进来!”
寝室是标准的四人间,上床下桌。靠门的两个书桌收拾得很整齐,书本摞得像小山,台灯旁放着多肉盆栽;靠窗的两个书桌稍乱些,一个摆着没吃完的薯片袋,另一个的椅子上搭着几件换下来的衣服。阳光从朝南的窗户照进来,落在地板上,形成一块明亮的光斑,光斑边缘,立着一面等人高的落地穿衣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就是这面镜子。
镜框是复古的黄铜色,上面刻着缠枝莲纹,花纹的凹槽里积了些灰尘,显得有些旧;镜面擦得很亮,能清晰地映出房间里的一切 —— 李萌紧张的表情、另外两个女生探出头的样子,还有林守墨自己站在门口的身影。
但在林守墨的感知里,这面镜子像一个沉睡的 “奇点”。镜面周围的空气流动得异常缓慢,光线落在镜面上时,不是直接反射,而是有极细微的 “滞留”,仿佛被镜面悄悄 “吸” 走了一点;更让他警惕的是,他能感觉到镜面在散发一种极其微弱的 “虹吸场”,不仅吸光线、吸声音,还在吸某种更抽象的东西 —— 比如李萌身上的焦虑情绪,比如另一个女生指尖无意识的紧张颤动,这些细微的 “情绪碎片”,正像水汽一样,朝着镜面汇聚。
“林老师,您坐。” 李萌拉过一把椅子,又给另外两个女生使了个眼色,“这是小雅,这是琪琪。”
叫小雅的女生穿蓝色睡衣,头发披散着,眼神有些躲闪,双手紧紧攥着睡衣下摆;琪琪则戴着黑框眼镜,推了推眼镜,小声说:“林老师,您是来问镜子的事吗?其实…… 也可能是我们想多了。”
林守墨没坐,而是走到镜子前,停下脚步。他的影子映在镜中,和现实中的他一模一样 —— 深灰色外套,拉到胸口的拉链,甚至眼底的疲惫。但他注意到,镜中影子的动作比他本人慢了一瞬 —— 他抬手时,镜中的影子迟了半秒才抬起手。
“这镜子是李晓芸同学买的?” 林守墨的指尖离镜面还有一厘米,就能感觉到一股冰凉的气息,不是玻璃的冷,而是像摸到了冰块,带着一丝刺骨的寒意。
“对,上个月她去校外的复古集市淘的,说才花了五十块,特别值。” 李萌凑过来说,“她还说这镜子照人特别清楚,我们之前也觉得没什么,就是…… 这一周开始,总听到响声。”
“什么样的响声?” 林守墨的指尖轻轻碰了一下镜面。
就在触碰的瞬间,他体内的力量突然波动了一下。胸口的 “星火” 意志微微发热,像被唤醒的火苗,传递出本能的警惕;而 “协议” 逻辑则在太阳穴附近泛起极淡的蓝光,开始快速运转,试图解析镜面的结构 —— 但解析失败了,镜面像一个黑洞,吞噬了所有探过去的 “协议” 信号,没有留下任何反馈。
“就是…… 滋滋的,像电流声,又像指甲划玻璃。” 小雅终于开口,声音细得像蚊子叫,“每天半夜都会响,我们查了水管,也查了窗户,都没问题。”
“还有……” 李萌犹豫了一下,声音压得更低,几乎是耳语,“前天晚上,小雅半夜醒了,说看到镜子里的自己对她笑了。她当时吓得不敢动,第二天问我们,我们都没听到动静,还以为她做梦了。”
镜中倒影自主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