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潜龙”基地,深层隔离区。
原本用于收容和研究高危异常物品或生物的“第七区”,在最高权限指令下,被紧急改造。厚重的铅合金大门上,新增了层层叠叠、闪烁着灵能光辉的符箓刻印,这些符箓并非传统道家手法,其纹路更显简洁、高效,隐隐与基地内部的能量脉络相连,显然是林守墨之前那种“即兴创造”风格的应用雏形。
门内,空间广阔而冷寂。中央不再是单一的生命维持舱,而是一个更加复杂、集成了现代尖端科技与玄学阵法于一体的“综合维生与分析平台”。林守墨躺在平台核心,身体周围环绕着数层柔和但坚韧的能量场,既有冰冷的电磁屏障,也有流转不息的太极八卦虚影。这些能量场并非为了治愈,而是为了“隔离”与“观测”,防止他体内那不稳定且极具侵蚀性的黑色能量外泄,同时将最细微的数据变化传递出去。
他的状态比之前似乎稳定了一些,但那种稳定更像是一种危险的平衡。眉心的黑色符文依旧清晰,其蠕动如同缓慢搏动的心脏,皮肤下的暗色脉络蔓延速度被抑制,但颜色却愈发深邃,仿佛有墨汁在他血管内流淌。最令人不安的是他的元婴监测投影——那原本应该金光灿灿、道韵盎然的微型婴儿,此刻周身布满蛛网般的黑色纹路,原本清正的能量被一种晦暗、冰冷,却又带着诡异秩序感的力量所渗透、融合,呈现出一种不祥的灰黑色。
厉北辰、泰山,以及基地内最顶尖的量子物理学家、高能物理学家、生物信息学专家、少数几位知晓内情且擅长能量领域研究的玄门顾问,齐聚在隔离区外的总控室内。巨大的环形屏幕上,分割显示着林守墨的生理数据、能量频谱分析、元婴结构模型以及那种黑色能量的实时动态。
“我们正在进行的,是一场与未知侵蚀的赛跑。”厉北辰的声音在总控室内回荡,凝重无比,“林守墨同志以自身为赌注,为我们打开了研究这种威胁的第一个窗口。我们的任务,是在他被完全侵蚀之前,理解它,找到它的弱点,甚至……找到利用或克制它的方法。”
技术主管调出了一系列复杂到令人眼花缭乱的数据流:“初步能量属性分析确认,该能量具备极高的‘信息密度’和‘法则适应性’。它不仅仅是一种破坏性能量,更像是一种……携带特定指令的‘格式化程序’,其目标似乎是改写生命基质乃至能量结构的基本规则,使其趋向于某种……统一的、冰冷的‘标准’。”
一位头发花白的玄门顾问面色惨白,声音带着颤抖:“这……这非是寻常魔气或邪能!此物更近于‘道蚀’……乃大道之敌,旨在湮灭万法,归于死寂!古籍中仅有零星记载,皆视为灭世之兆!”
总控室内一片寂静,只有仪器运行的微弱嗡鸣。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他们面对的,不仅仅是外星入侵者,而是某种更根本、更恐怖的,针对现存宇宙一切规则和生命的威胁。
隔离平台内,林守墨的意识处于一种奇特的“半醒”状态。
他并未完全昏迷,但也无法像正常人一样思考。他的大部分精神力量,都用于内视,用于与识海中那不断低语、不断侵蚀的黑色符文进行着无声而激烈的对抗。同时,他还要分出一部分心神,引导着体内那已被部分“污染”的力量,配合外部的观测和实验。
这是一种走在钢丝上的修行,每一步都伴随着巨大的痛苦和风险。
他的识海中,不再完全是混乱的记忆碎片和恐惧的低语。经过之前的抉择,他的道心重新稳固,虽然裂痕依旧,却有了一个明确的核心——守护与探究。
他以残存的清正元神为核心,构筑起一个微缩的、不断演化的“推演模型”。这个模型以他自身为蓝本,模拟着黑色能量的侵蚀路径、与自身道家真元的交互反应、以及对元婴结构的改写过程。
“能量结构……呈现超对称破缺特征……但破缺方式违背现有物理模型……”
“信息载体……非粒子非波……更似……概念本身?”
“对精神力的侵蚀……优先攻击情感模块与记忆关联节点……目标是……人格解构?”
一段段断断续续的、夹杂着科学术语与玄学概念的意念,通过他额头贴附的、与外部超级计算机直连的神经感应器,模糊地传递到总控室的屏幕上。
外部的科学家和顾问们,则根据这些零星的信息和数据,疯狂地进行计算、建模、提出假设。
“尝试注入编号7号‘中和剂’,该试剂基于对‘摇篮’边缘惰性能量的逆向工程!”
“注入失败!目标能量适应性极强,7号中和剂在接触后0.003秒内被解析并同化,反而促进了目标能量活性提升0.7%!”
“启动‘周天星斗’阵法模拟场,频率调整至与林顾问元婴原本波动一致!”
“阵法场能引起目标能量轻微扰动……但……它似乎在记录阵法的能量运行模式!不好,它在学习适应!”
小主,
一次次尝试,大多以失败告终,偶尔有些微进展,也立刻被黑色能量那恐怖的适应和学习能力所打破。研究似乎陷入了僵局,那黑色能量如同拥有生命的至高智慧,从容地应对着人类文明最前沿科技与古老玄学结合的一切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