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无声之匙

他点开信息,里面没有文字,只有一个不断动态变化的三维几何图形附件,以及一个坐标。坐标指向青州城南区,一家名为“寂静回廊”的24小时自助书店。

林守墨的手指在屏幕上滑动,尝试追踪信息来源,却发现信号经过了十几层加密跳转,最终指向一个位于海外的虚假服务器——发送者显然不想暴露身份。

“这会是‘暗渊’的陷阱吗?”林守墨低声自语,心中充满了疑惑。如果是陷阱,对方为什么要发送坐标和几何图形?如果是示警,又为什么要匿名,还留下如此诡异的线索?

他点开那个三维几何图形——图形由无数银色的线条和黑色的节点构成,像一座复杂的迷宫,又像某种精密仪器的内部结构图。线条和节点在不断缓慢旋转、变化,形成不同的形态,看得久了,林守墨感觉头晕目眩,思维也变得迟钝起来,仿佛有无数只小虫子在脑子里爬。

“此图……不对劲。”玄圭的声音突然响起,“线条和节点的排列看似混乱,实则隐含着某种扰乱心智的韵律,是邪道常用的手段。但你仔细看,在那些混乱的线条中,有几处节点的位置很特殊,像是……刻意留下的引导。”

林守墨集中精神,按照玄圭的提示仔细观察图形。果然,在图形的中心位置,有三个黑色节点始终保持着固定的距离,无论其他线条如何旋转,这三个节点都像坐标一样,牢牢地固定在那里。他尝试将神识探入图形——当神识接触到那三个节点时,混乱的线条突然像找到了主心骨,迅速开始重新排列、组合,最终凝聚成一行由精神力构成的古老篆文:

“子时三刻,独往‘回廊’,阅《哑舍笔录》,可见分晓。”

篆文只存在了短短三秒钟,便随着图形一起崩溃,化作一堆无意义的乱码,连同那条加密信息一起,从手机中彻底消失,仿佛从未出现过。

“《哑舍笔录》?”林守墨皱起眉头,他从未听说过这本书。他立刻打开电脑,登录青州大学图书馆的数据库,输入书名搜索——结果显示“查无此书”。他又动用特管局的内部权限,查询全国图书馆的馆藏记录,甚至联系了古籍研究部门的同事,得到的答案依旧是“没有任何记录”。

“要么这本书根本不存在,要么……它是一本‘隐书’。”玄圭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隐书是从未被官方机构记录,只在特定圈子里流传的古籍,通常蕴含着极其重要的秘密,或者强大的力量。发送者能知道这本书,说明他的身份绝不简单。”

林守墨陷入了沉思:去,还是不去?如果是陷阱,他很可能会陷入“暗渊”的包围,甚至危及苏小婉和陈昊的安全;如果不去,这很可能是目前关于“钥匙”和“圣所”唯一的线索,错过这次机会,他们可能再也无法找到突破口。

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校园里的灯光次第亮起,像一颗颗星星落在地上。林守墨看着窗外的灯光,想起了灰烬荒原上南疆巫女蓝凰的牺牲,想起了白夜为了阻止“暗渊”而陷入沉睡,想起了那些在“暗渊”阴谋中死去的无辜者。他的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去!就算是陷阱,我也要闯一闯!”

子时三刻(晚上11点45分),林守墨换上一身黑色的休闲装,像一个普通的夜归人,走出了公寓。他没有动用罡气遁行,而是来到公交站,搭乘最后一班公交车,朝着城南区驶去。公交车上只有几个乘客,都在昏昏欲睡,车厢里播放着轻柔的音乐,与他此刻沉重的心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半小时后,公交车到达城南区的站点。林守墨下车,沿着寂静的街道往前走——街道两旁的店铺大多已经关门,只有几家24小时便利店还亮着灯,路灯的光芒昏黄,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寂静回廊”自助书店坐落在街角,玻璃门上贴着“24小时营业”的标识,店内的灯光透过玻璃,在地上形成一片温暖的光晕。林守墨推开玻璃门,门上的风铃发出“叮铃”一声清脆的响声,在寂静的夜晚格外清晰。

书店里空无一人,只有几排高大的书架,整齐地排列着各种书籍,空气中弥漫着纸张和油墨的清香,混合着淡淡的咖啡味(自助咖啡机还在运行)。林守墨没有去看那些分类明确的普通书籍,而是将神识缓缓铺开——青色的神念像一张细密的网,覆盖了整个书店,仔细感知着每一个角落。

终于,在书店最深处,一个堆放滞销书和破损书籍的角落,他感觉到了一丝微弱的灵力波动。那是一个隐蔽的书架隔层,被施加了障眼法——从表面看,隔层里堆满了破旧的杂志,但神识能穿透幻象,看到里面的真实景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林守墨走过去,指尖凝聚起一缕罡气,轻轻一点——障眼法像破碎的玻璃,瞬间消散。隔层里只孤零零地放着一本书:封面没有任何文字,材质似皮非皮、似纸非纸,呈现出一种古老的暗黄色,边缘已经微微磨损,露出里面的纤维;书脊上用极其古拙的笔触,刻着四个几乎与封面颜色融为一体的字——《哑舍笔录》。

林守墨拿起这本书,触手冰凉而柔韧,像触摸一块古老的丝绸。他走到阅读区的灯光下,拉开椅子坐下——灯光昏黄,落在书页上,将那些细微的磨损痕迹照得一清二楚。他深吸一口气,缓缓翻开了第一页。

书页并非普通的纸张,而是一种从未见过的材质,表面泛着淡淡的荧光,上面书写的也不是墨水字迹,而是用特殊能量烙印下的奇异符号——符号呈淡蓝色,像星星一样闪烁,形状扭曲而复杂,既不像篆书,也不像隶书,更像是某种远古生物的爪印。林守墨一个也不认识,却隐隐觉得有些眼熟,似乎与《天枢秘录》中记载的上古云篆有几分神似,但更加古老、更加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