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老师咽了口唾沫,继续说道:“然后…… 然后前几天,编目的李老师,在里面整理民国的地方志,好端端的,突然就晕倒了!我们把她送到医院,做了全身检查,什么毛病都没有,就是脸色苍白,精神不好。医生说可能是累着了,让她休息几天。可李老师醒了之后说,她晕倒前,看到书架角落里站着一个人 —— 穿着旧式的长衫,看不清脸,手里还拿着一本书,对着她笑了一下!”
林守墨的眉头皱了起来。穿着旧式长衫的人影?这听起来不像是普通的灵异现象,更像是 “书灵”—— 古籍长期浸染作者的执念,又吸收了天地间的灵气,偶尔会形成的灵体。但普通的书灵大多很懵懂,只会重复翻书的动作,很少会主动影响人,更别说让人晕倒了。
“还有更邪门的!” 孙老师的声音压得更低了,几乎是贴在林守墨耳边说的,“昨天下午我去巡查,明明把阅览室的窗户都关好了,还检查了三遍!今天早上一开门,靠西边那扇最大的窗户,竟然是开着的!窗台上,还放着一本摊开的书 —— 就是我上个星期刚登记入库的《青州异闻录》!那本书明明放在特藏库的架子上,怎么会跑到窗台上?”
林守墨的心里沉了下去。特藏库是图书馆最里面的房间,存放的都是珍贵的古籍,平时锁得严严实实,钥匙只有孙老师和另外两个管理员有。《青州异闻录》他有印象,是一本民国时期的手抄本,里面记载了青州当地的奇闻异事,据说作者是个不得志的文人,写完这本书后就自杀了。难道是这本书的作者执念太深,形成了书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孙老师,你别慌。” 林守墨拍了拍孙老师的肩膀,语气沉稳,“今晚我去图书馆看看,说不定只是误会。”
孙老师连连点头,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那就拜托林老师了!有你在,我就放心了!” 他说完,又匆匆忙忙地走了,脚步比来时轻快了不少,只是后背的中山装,还是绷得紧紧的。
林守墨看着孙老师的背影,眼神变得凝重起来。图书馆的事情,恐怕没那么简单。
夜幕降临,青州大学渐渐安静下来。路灯亮了起来,昏黄的光透过树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林守墨没有惊动任何人,他穿着一身黑色的运动服,从公寓的窗户翻了出去 —— 这样更隐蔽,不会引起不必要的注意。
夜风带着凉意,吹在脸上,很舒服。林守墨沿着围墙,快步走向图书馆。图书馆在校园的东侧,夜晚看起来像一头巨大的黑色巨兽,静静地趴在那里。正门已经锁了,林守墨绕到后面,找到之前潜入时的通风口 —— 格栅还是之前被他切开的样子,只是上面落了点灰尘。
他轻轻推开通风口,钻了进去。通风管道里黑漆漆的,只能靠手机屏幕的光照明。管道壁上结着一层薄薄的蛛网,沾在脸上,痒痒的。空气里满是灰尘和旧纸张的霉味,还有点潮湿的气息,像地下室的味道。林守墨屏住呼吸,尽量不发出声音,像一只猫,在黑暗中灵活地穿梭。
古籍阅览室在图书馆的三楼。林守墨从通风口跳下来时,正好落在阅览室的角落。落地时,他的脚踩在一块松动的木板上,发出 “吱呀” 一声轻响,在寂静的阅览室里格外清晰。他停下脚步,仔细听了听 —— 没有其他声音,只有窗外的风声,还有自己的心跳声。
阅览室里一片漆黑,只有安全指示灯散发着幽幽的绿光,像鬼火一样,照亮了周围的书架。林守墨打开手机的手电筒,光线调至最暗,慢慢扫过阅览室。书架一排排整齐地排列着,上面摆满了古籍,有的封面已经泛黄,有的甚至开裂,露出里面的纸页。空气中的霉味更浓了,还夹杂着一丝淡淡的、说不出的异味,像旧墨混着铁锈的味道。
他关掉手机手电筒,开启了观气术。瞬间,阅览室的景象在他眼中变了 —— 原本漆黑的空间,此刻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灰黑色雾气,像淡墨在水里晕开,缠绕在书架和古籍上。这是 “文怨” 之气,是古籍作者的执念、遗憾、愤懑长期积累形成的。普通的古籍,只会散发极淡的文怨之气,几乎看不见,而这里的文怨之气,却浓得能被观气术清晰地捕捉到,甚至在空气中缓缓流动,像有生命的蛇。
林守墨的目光,落在了阅览室靠窗的角落 —— 那是孙老师说的,李老师晕倒的地方。此刻,在那个角落的书架旁,站着一个模糊的人影。
那人影穿着一身青色的长衫,是民国时期常见的样式,衣摆垂在地上,泛着淡淡的旧光。他背对着林守墨,低着头,手里拿着一本书,似乎在认真地翻看。林守墨能看到,他的周身缠绕着浓郁的灰黑色文怨之气,比周围的雾气浓了十倍不止,像一件黑色的披风,裹在他身上。
林守墨放轻脚步,慢慢靠近。他能听到,那人影翻书的声音 ——“沙沙沙”,很轻,却很清晰,每一次翻页,都带着一种固执的节奏,像是在反复确认书中的内容。
就在林守墨距离人影还有几步远时,那人影突然停住了翻书的动作。他缓缓地、极其僵硬地转过了头 —— 转动的速度很慢,像生锈的齿轮在转动,发出 “咯吱咯吱” 的细微声响。
林守墨的心脏猛地一缩。那人影的脸上,没有任何五官,只有一片模糊的灰黑色雾气,像一团流动的墨。但林守墨能清晰地 “感觉” 到,那双不存在的眼睛,正在 “看” 着他,带着一种混合着好奇和警惕的情绪。
然后,那人影举起了手中的书,朝着林守墨的方向递了过来。书页是摊开的,林守墨借着安全指示灯的绿光,能看清上面的字迹 —— 是用毛笔写的诗句,字迹苍劲有力,却带着一丝压抑的愤懑。
“壮志未酬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诗句里满是怀才不遇的痛苦,还有对时局的抨击。林守墨能感觉到,每一个字里,都蕴含着作者的执念,像一根细针,扎在人的心上。
就在他试图分辨更多诗句时,那人影突然将书猛地合上!“啪” 的一声,在寂静的阅览室里格外响亮,像一声惊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