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大人!为什么?我们明明可以继续进攻的,为什么突然就要下令撤兵?!难道就是因为蒙特库科利元帅是奥地利人吗?我威尼斯人也为这场战争出生入死的,难道我们的意见就不需要被考虑了嘛!”
“抱歉,莫切尼格将军,这是我最终的决定,没有人任何商量的余地,请你执行,至于威尼斯共和国在此次战争中对我奥地利的无私帮助,奥地利人民将永远铭记。”
“贝纳维德斯!你也劝劝卡尔大人,怎么能就这样放弃这样大好的局势草草收兵呢?那我们这些年所遭受的损失,付出的代价怎么偿还?!”
“够了!不论二位说什么,我都不会改变已经做出的决定的!二位,下去准备吧,三天后,回师匈牙利!”
说罢,卡尔便头也不回的离开了,只留不知所措的莫切尼格与贝纳维德斯呆站在原地。
……………………
这两天,奥地利盟军诸将都对卡尔态度的突然转变而感到好奇,在他们印象里,他们的这位代摄政一向是以调和各方,以和为贵的和事佬形象活跃于各种政务之中,就算已经做出的决定,在劝说持相反意见的军官们也一般会以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手法,让“反对派“心甘情愿的接受卡尔的决定。
靠着这一处事风格,卡尔虽然位高权重,但在全军上下的形象一直是属于和蔼可亲的类型,几乎所有人对卡尔的情感都是敬爱大于惧怕。
带着这样的刻盘印象,因此,当卡尔在第二次全体军事会议上,十分强硬的一口敲定选择撤兵的决定时。就连蒙特库科利和金斯基都有些意外。
……………………
当然,也有比较机灵的人自认为找到了揭开卡尔奇怪行为的线索——威廉
“威廉公爵,对于卡尔大人,您二人最近过的还好吗?”
如果放在以前,以威廉的大嘴巴和大大咧咧的性格,这些军官稍微套套近乎,说不定卡尔私自与科普鲁律谈判交易的消息还真有可能泄露出去
不过,现在在匈牙利和保加利亚被卡尔在智力上碾压了两年多的威廉已经远非吴下阿蒙,在认清自己大嘴巴的现实后,威廉找到了一种更好的应对方法
“不知道”